真没想到临近完结,再次因他而破防。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梦里稻穗好长好长,籽粒像花生米那么大,看着就能饱了。”
如此科幻的场景,却引导了袁隆平一生。
他一次次走进这个梦,用一生的勇气和力气追寻。
从来不只局限于遥遥远望,而更愿意以毕生时间去接近,去实现。
他不仅仅是一个逐梦者,更是一个摘星人。
十点君在开播之时,已经向你们郑重推荐过它。
如今,《功勋》完结,不得不再次重温——
“我讲老实话,我有什么东西拍我的片子呢稻穗好在哪?”
“没有什么可拍的,我平淡的很呢。”
电视剧《功勋》拍摄,剧组上门拜访时,袁老纳了闷。
是啊,一个一生埋首于稻田的老人,所看到的,不过是一百七十一次的稻谷成熟。
没有惊天动地,没有征伐伟业,只有稻谷飘香。
关于他的故事,要从1960年的湖南武冈说起。
那时候,袁隆平研究的,是西红柿和红薯。
西红柿个头大,增产明显,红薯也有了好的效果,淀粉含量可以达到26.7%。
但科研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
老师金学农批评他,实验成果无法通过种子遗传,下一季,一切从头开始。
但那是什么年代?报纸上已经刊登着“稻穗上能坐人”的新闻。
而袁隆平,不仅不愿意接下“红薯王”的虚名,还把评典型的报告写成了实验失败的论文。
这一下就把其他人的面子,都彻底捅漏。
袁隆平也被直接下放到凤凰坡公社。
这里条件艰苦,粮食也长得不好,老人家临终前想吃口米饭都吃不上。
也是在这里,他意识到培育良种的迫切稻穗好在哪:
在学校里,在科研室里,红薯是成功,水稻也是成功。
要研究哪个方向,他们考量的是设备、是条件、是确保成功的最大可能性。
但真正要用粮食填肚子的人,他们想的不是这个。
他们想的是一碗饭,想的是什么能真正填饱肚子,什么能真正扎根在土地上。
所以他觉得,自己欠天下人一碗饭。
他也坚信,终归有一粒种子,能使人们告别饥饿。
在那个年代,许多人还把农业育种,简单地误解为“与天斗,与地斗”。
而俯身在田地的袁隆平念叨着:“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行行插得齐齐整,退步原来是向前。”
《袁隆平的梦》导演阎建钢说:
“他的终极目标绝不会是个人的成功,一定是要造福他人,造福社会,造福全人类的。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够当得起‘功勋’这两个字。”
《功勋》展现了袁隆平的情感,他也年轻过,喜欢打球,会拉小提琴。
他对秧苗有感情,对人有感情,对更广泛的全人类更有感情。
在他眼里,每一株水稻都像一个人。
他从未忘记自己做教师的职责。
他从老师金学农那里继承了事业,继承了爱好,更把这种“种子”精神,传给学生,传给并肩奋斗的战友。
在袁隆平的秧苗被恶意毁掉时,尹华奇、李必湖冒着风险,提前抢救了秧苗。
和他并肩战斗多年的谭胖公,更是互为挚友,以事业和家庭互相托付。
袁隆平一生都在追着太阳走,那是南繁北育的过程。
种子发芽抽穗长大,有一群“候鸟”不断南来北往:
那是新中国成立至今的五十多万名南繁工作者。
哪怕领头者已然驾鹤西去,他们仍然振翅不止,永不停歇。
之所以会重温功勋,既是为了袁老而感动,也有重新与国士相识的感慨。
譬如剧中的屠呦呦。
十点君相信,许多人都是在她荣获诺贝尔奖之后,才知晓了这个名字。
有趣的是,正如我们不认识屠呦呦,屠呦呦也不认识周迅。
《功勋》的演员必须征得功勋本人同意,屠呦呦的女儿跟母亲介绍了周迅,觉得周迅演最合适。
屠呦呦说:“那就周迅。”
科学家的故事总有高屋建瓴的隔膜感,但打开《功勋》,不难发现屠呦呦身上那些小可爱。
经常忘带钥匙,邻居老奶奶一开门看见她,就知道又进不了门了。
因为工作太专注而错过火车,忘了给爸妈写信,连给女儿买鞋都能买成全是右脚。
没有戏剧夸张,全是真凭实据。
年轻时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明找不到了,让同事帮忙去找找.
同事打开她的箱子,却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身份证更是找也找不到。
陌生和熟悉互相交错,刚和柔互相糅合。
这里不仅仅有屠呦呦和丈夫李廷钊在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妥协调换,
也有屠呦呦在和疾病战斗时,含刚强于柔弱之中。
她会在看望病人时,给小女孩递上一朵鸡蛋花。
而最终胡椒水丸的实验失败,小女孩走了后,她将这朵花夹在了自己的书里。
用一两个词去描绘一位功勋,很难。
他们的生活往往简单到极致,一株稻穗、一颗炸弹,一棵青蒿,就是一生。
但仔细看,他们的故事里,有大时代里的风浪和向前,有小家庭里的温暖和波澜。
其实最让十点君感到惊喜的,是蒋欣饰演的申纪兰。
她干的是最土、最接地气的活计,播种、锄地、秋收、除雪,一直干到80多岁。
她自己拉着“婚车”走着山路嫁进西沟村,新婚之夜洞房都是空荡荡的。
那是一个我们早已经逐步忘记的年代:
“好男走到县,好女不出院”。
妇女只能围着三台转悠:锅台、炕台和碾台。
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因为它最朴实无华,最容易走进每个人的心里:
也正是在那个年代,我们能够有底气,不顾忌地喊出对人生价值的渴望。
1954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申纪兰倡导的“男女同工同酬”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真理似乎在哪个年代,都距离我们很远。
但申纪兰却是身体力行的证明:总有一些价值,闪烁于生存和生命力。
初看如此遥远,而现在,我们都知道,它离我们,很近。
八位功勋,八种风格,多重领域。
国防、温饱、扶贫、医学,重重钢铁长城,予以观众充沛感悟。
而这些又不是功勋的全部。
你能找到八位共和国功勋,也能找到他们身后无数普通英雄的身影。
这是一种荣耀的集合体,伟大的共筑,也是感情的集合。
兄弟、父母、战友、夫妻、代代传承。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十点君更愿意用袁老的一生来形容这部剧。
这是关于历史的背影,也是关于未来的种子。
他们的一生是复杂的,共和国的历史更是复杂的。
但只有回望这些,才能感受到,英雄火焰,生生不息。
故事结束了,下一代的英雄,在哪里?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