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的经典栏目中现在哪个歌曲,很少有哪个栏目像《同一首歌》一样,从开播第一期开始到最后一期结束,几乎每一期都拥有很高的收视率和关注度,这个栏目几乎从头至尾都处于一个高潮期。不论是早期的《综艺大观》还是后来的《星光大道》,在持续热度上几乎都赶不上《同一首歌》。
《同一首歌》更神奇的地方是,在这个栏目最火热的时候频频推出《同一首歌走进**》这样的晚会,笔者参加过两次,一次在山东,一次在辽宁,都是在二线甚至三线城市。
为何那么多城市愿意邀请《同一首歌》呢,因为这中间存在一种多赢的局面。
央视、栏目组、歌星、地方、赞助商、主办方、歌迷等等,全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多赢的晚会确实也很少见。
但是,如此高热度的《同一首歌》为何在开播十年后走向停播,又在之后彻底关闭呢?
这话说起来就长了。
一、灵魂
说到《同一首歌》,必须先说的人就是孟欣。她一手创办了《同一首歌》,也在巅峰期因为《同一首歌》被业内称为“太后”,最后也是经她的手关闭了《同一首歌》。她就是这个栏目的灵魂人物。
这位身材娇小的东北妹子从小就喜欢文艺节目,她的母亲是音乐老师,父亲是电视编导,所以,孟欣的电视导演天才看起来更像是胎里带的。
从长春到北京,从地方台到央视,孟欣靠着自己的才华一步步走入中国电视节目的最高舞台,她是《东西南北中》和《中国音乐电视》两档栏目的当家人,1998年成功担任了春晚导演,为全国观众奉上了一台以歌曲为主题的华彩春晚。
1998年春晚之后,孟欣连续三次竞标春晚导演失败,她在另一个领域却取得了成功,这个新领域就是《同一首歌》。
二、缘起
2000年元月,正担任央视戏曲音乐部主任的孟欣要策划一台新春歌会,在头脑风暴大会上,大家经过热烈讨论决定要举办一场经典的、怀旧的歌会,让不同年龄、不同地域和不同职业的观众都能在歌会上听到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好歌。
那么,这台晚会的名字叫什么呢?有人提出“心中的歌”,不好,矫情。有人提出“同一首歌”,不好,这是一首歌曲的名字。但是,讨论到最后,大家才发现,也许就是“同一首歌”才能最准确体现这台晚会的主题。于是孟欣当场拍板,就叫“同一首歌”。
当时所有人都只是将“同一首歌”当成那一台晚会的名字,谁也没料到“同一首歌”将来会成为一个全国顶级的演出品牌,于是也没人会提出版权问题。
当然,这可能也是当年央视的惯例,不太重视版权。
没想到的是,当《同一首歌》即将停播时,因为这个名字,他们被歌曲《同一首歌》的作者告上了法庭,当然,这是后话。
三、发轫
虽然孟欣他们一开始的目的只是一台晚会,但《同一首歌》一播出,立刻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很过观众近纷纷表示,终于有一个想听什么就有什么的歌曲晚会了。
要知道,那时候的晚会很多都是综合性质的,都像春晚一样是个大杂烩,对于众口难调的观众来说,并不是每一个节目都是自己喜欢的。
《同一首歌》主打经典、怀旧,邀请经典歌曲的原唱歌手上台,有些歌手甚至都是消失很久的,观众听到当年自己最喜欢的歌由当年的歌手亲口唱出来,那种感觉宛如昨日重现。
简单说,笔者当年看《同一首歌》的感觉,就像第一次去吃豪华自助餐一样,平时抠抠搜搜不舍得点的菜,现在管你到饱。
在连续几期《同一首歌》的播出都取得佳绩后,应观众的要求,也是孟欣的追求,《同一首歌》作为一个固定栏目在2001年7月份固定下来,央视一套和三套都会播出。
从此,《同一首歌》开始走向成功的康庄大道。
四、巅峰
在《同一首歌》的初始阶段,这个栏目主要还是以公益性质为主,毕竟这是央视的栏目,但随着栏目的火爆,《同一首歌》的商业化演变也开始了。
2002年,《同一首歌》举行了广告招标大会,很多歌星和导演都来为栏目站台,场面宏大而热烈,孟欣甚至为之流下激动的泪水。最终栏目独家播出权和广告代理权均以高出底价两倍的高价成交。
这还只是《同一首歌》栏目商业化的第一步,随着栏目的日趋火爆,甚至逐渐走向海外,央视也将《同一首歌》彻底推向市场,将经营权下放到公司运行,整个制作公司甚至只有孟欣一个人拥有央视员工身份。
同时为了规避商业和政策风险,《同一首歌》在签订演出合同时也将自己定位在制作方和演出方的单一身份,一切商业行为均通过合作公司运行。
《同一首歌》的这种商业化路线现在看来并不算什么,就像前文所说,很多二线甚至三线城市以及大企业都对《同一首歌》趋之若鹜,通常地方想邀请《同一首歌》来一次都要提前一年多联系和打点。毕竟一台晚会的举办,不仅可以提升地方形象,甚至可以配合当地的招商引资和旅游项目。一时间,很多省份的城市甚至都有了攀比之风,只有有一个地方办了,立刻会有其他城市跟进。
《同一首歌》只有一个,他们每年几十场演出,其中有两三成属于公益性质,其他大部分演出都是各种《同一首歌,走进**》的晚会。即使这样,很多城市的邀请都要排队到一年以后。
五、乱象
在单方市场的条件下,自然而然诞生了很多掮客和中介,这些人里当然也存在骗子。国内某家报社就曾全程追访了陕西某市举办《同一首歌》的全过程。
地方花700万演出费,分摊到六家地方企业赞助,然后派出专业人员到北京《同一首歌》栏目申请,在遇到各种掮客和骗子之后连孟欣的面儿都见不到。最终在拖了半年多时间,地方通过更高层关系才见到了孟欣,最终在付出极大代价情况下顺利办了一场《同一首歌》晚会。
在办完这件事之后,当地的一位官员对记者叹到,很成功,但也不会再办了。
而很多歌星也非常愿意参加这个高收视率的栏目,过气的老歌星希望翻红,当红的歌星希望维持热度,除了一线大牌歌星之外,其他歌手在《同一首歌》面前几乎处于随叫随到的被动地位。
这中间也不是没有歌手表示不满,高林生就曾撰文痛斥《同一首歌》栏目三宗罪现在哪个歌曲:只播放老歌,不播放他唱的新歌,让观众都以为他一首歌吃一辈子。霸王条款合同,歌手毫无议价能力。演出版权完全归属栏目,甚至有时候演出明明有演出费也拿不到手等等。
而在其他方面,《同一首歌》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导致很多私营演出公司生意惨淡。
很神奇的景象就出现了,虽然《同一首歌》会让地方城市满意,让观众满意,让赞助企业满意,也让央视以及合作伙伴满意,甚至也让很多歌手满意。但这样一个多赢的栏目,一样引起了诸多非议。
六、根源
《同一首歌》的争议不绝于耳,究其原因,《同一首歌》的央视背景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央视平台是《同一首歌》最大的卖点,拥有这个平台,那么多歌手免费也愿意上台。有那么多歌手和老歌,这个栏目就不愁没有收视率和观众。有这么高的收视率和这么多的忠实观众,那就会拥有强大的影响力,这影响力就会让很多城市和大企业趋之若鹜。
越来越多的演出,不仅充实了央视的节目,也让央视以及合作伙伴赚得盆满钵满,捎带着也让这个栏目周边的工作人员甚至衍生出来的各种中介以及掮客赚翻了。
如此完美的商业循环,几乎每个环节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按理说《同一首歌》应该会一直走下去火下去才对。
但是,央视平台给了《同一首歌》最大的支持,同时也给了这个栏目最大的限制。央视可以赚钱,但同时又不能为了赚钱而赚钱,《同一首歌》过度的商业化就成了栏目停播的原罪。甚至在一些媒体和公众眼里,《同一首歌》已经被称为城市和大企业的大型堂会。
而且,在《同一首歌》越办越多的时候,演出的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过于苛刻的合同也让一些明星意兴阑珊,臧天朔、高林生敢于直接发难,就代表着这种情绪在歌手范围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
七、结束
最终压倒《同一首歌》的则是政策,国家对于越来越多的地方商业晚会进行了禁止,要求各地以及各大国企央企不能继续豪华铺张搞堂会,而是提倡节俭办晚会,这就是著名的“节俭令”。
在节俭令之下,《同一首歌》受到的限制和打击是最大的,反而一些私营演出团队得到了快速扩张的机会,开心麻花团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走上发展的快车道的。、
最终,在国内演出市场如火如荼,开心麻花、德云社、孟京辉等团队风生水起的时候,背靠央视的《同一首歌》却走向了停播的结局。
笔者认为,《同一首歌》的初心是完美的,是能够代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但越是成功,《同一首歌》的商业化味道就越来越浓,逐渐从公益性质的晚会变成奢华的地方堂会,从精致的音乐节目,变成一个商业名利场。与此同时,央视的背景给了它最大的助推力,也给了它继续生存最大的限制。
不忘初心,真的很难。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