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把嘴张开,放轻松。”在白云区新市街某社区单元楼内,医务人员爬楼入户,熟练地为居民完成咽拭子采样,迅速把标本封存好,赶往下一户居民家。
12月5日,白云区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指挥部针对封控区开展“三人小组”上门送检测专项服务活动,类似的入户采样工作,医务人员在12小时内重复了近1000次。
迅速集合,12小时上门采样近千人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白云区于12月3日晚开始在新市街全域、均禾文星酒店周边适度扩大区域以及其他重点场所,开展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12月4日,石井人民医院迅速召集医务人员回院,并组建了一支核酸采样突击队,连续两天开展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
12月5日,石井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上门为白云区汇侨东、汇侨南、汇侨北、紫荆、棠涌、大埔、新街等13个社区的街坊进行上门采样。
通知发出后,广大党员、医务人员主动报名参加。经过筛选,该院最终组成了35人的核酸采样小分队。当天晚上气温降低,寒风扑面,小分队医务人员带着采样工具,爬楼梯上门,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入户核酸检测采样。
“在穿着防护服、携带采集物资的情况下,还要爬上一栋栋楼梯房,爬第一栋的时候还有力气,第二栋就开始气喘吁吁了。虽然晚上气温不高,但是防护服里都是汗。”石井人民医院外二科护士长袁丹说,经过12小时的“超长待机”,这组35人的核酸采样小分队,走遍了新市棠涌片区13个社区,共260户,累计为938名居民提供了上门核酸采样服务。
人均2万步,最多的爬了80层楼
本次任务中的采集对象,有八成是住在楼梯楼上,没有电梯,只能一层层爬楼。35名队员中,无论是刚入职一年的“新兵”,还是40岁以上的“老将”,无论年龄、不分男女,都争着抢着完成高耗能的楼梯楼任务。
“最难的还是要找路,有些社区门牌号是没有规律的,即使有社区工作人员陪同,也可能会迷路,兜兜转转很长时间才能找到。”石井人民医院护师邓华秀最多的时候爬了80层楼梯,晚上回到家,脚后跟都磨出了血泡,“虽然很累,但是听到街坊一声声感谢时,就累感全无。我们为社会贡献的只是一点点力量,这也是我们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一个点是哪里天人在哪层天?”“我这里完成了,哪里还需要援助?”石井人民医院党政办工作人员丁浩勇也参与到核酸采样工作中,每当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后,他就立刻在微信群里询问队友哪里有需要,立刻奔赴下一个点进行支援。当天,丁浩勇的步数超过了2万步。“从没想过有一天出街是穿着‘大白’防护服走街串巷的,我的步数就是我的‘成绩单’。”丁浩勇说。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引和民警的配合下,石井人民医院的核酸采样小分队专业高效、配合默契,从12月5日早上9:00出发,到晚上9天人在哪层天:00收工回到医院,快速完成了938人的采样工作。“这说明了我们的突击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核酸采样小分队队长彭洁环说,队员们纪律性强、执行力强,独立作战应付自如,圆满完成了全部采集任务。
【南方+记者】钟晓宇
【通讯员】江兴夏 徐娜 董穗
【作者】 钟晓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天人在哪层天: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