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恋女友想当主播
他与女友的“亲友”在直播间
狂刷“小火箭”“法拉利”……
但女友却对他日渐疏远?
原来和他谈恋爱的并非一个人
而是一个团队
直播间里的“亲友”也都是骗子
……
图片来源于网络传媒公司招主播套路,与正文无关
直播间里传媒公司招主播套路,主播深情款款唱着歌传媒公司招主播套路,评论里刷礼物、夸赞的声音此起彼伏。随着一个个“小火箭”“法拉利”不断刷出,王某怎么也想不到,直播间里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托儿”。
近日,经江苏省江阴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许某、郑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判处廖某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二年九个月,并处罚金8000元。
“她说喜欢我这样的类型,成熟稳重,结果却是在骗我。”2020年8月,王某来到派出所,自称被网恋女友陈某骗了。在王某口中,陈某是个年轻美丽的单身小姑娘,两人通过一短视频平台相识,加了微信好友。陈某每天“隔空”送温暖,没过几天,两人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这天,陈某告诉王某要换一份工作,她想当主播,并透露主播正式上岗前有3天的考核,希望王某去直播间里给自己刷人气、送礼物,帮助自己顺利入职,等成为主播后,自己就到男友生活的城市去工作。眼见女友需要自己的帮助,王某当即同意了。
第二天,陈某发来了直播间房间号和密码,王某进去后,立马给陈某打赏了68元(充值后才能在直播间里发言,最低充值金额是68元)。随后,他被陈某拉入一个微信群,称群里是她的闺蜜、朋友,群名为“陈某的亲友团”。当听到陈某需要完成收到“法拉利”“火箭”“丘比特”等直播间虚拟礼物的考核任务时,陈某的“亲友们”争相允诺帮忙完成,王某也答应助她一臂之力。
但是,虽然王某和“亲友们”疯狂刷礼物,平台要求的考核任务还是没能完成。不过,陈某又说主管给了她一次人气PK的机会,需要王某和“亲友们”的最后一波冲刺打赏。然而,陈某依旧没能通过考核。随后,陈某以各种理由拒绝与王某交流。王某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遂报警。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正文无关
原来,和王某谈情说爱的并非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许某、郑某合开了一家传媒公司,招募廖某当主播,郭某和黄某(均另案处理)当组长,管理着胡某、蔡某、杨某等业务员(均另案处理)。这个诈骗团伙共有20余人,虚拟了单身女性陈某这一角色。前期由业务员扮演陈某与被害人微信聊天、培养感情。随后以“第一次主播考核,需要鼓励”的理由把被害人引流至相应平台,观看廖某的出镜直播,增加被害人的内心确信,再将被害人拉进“亲友群”内施以感情压力,欺骗对方充值打赏。
“亲友团”微信群里除了被害人,其他人都是假亲友,以帮助完成考核为名,互相配合,刺激被害人不断在直播间充值、刷礼物,并且以“不能让老板发现考核作弊”为由,要求被害人在直播间内不要发亲昵的话,只能观看、夸赞、送礼物。为了防止被害人发现被骗后回到直播间捣乱、拆穿套路,该诈骗团伙每次直播时都更换密码,还在成功实施诈骗后“溜之大吉”,更换直播账号。
据许某交代,被害人充值到直播平台的金额,平台按照85%左右的比例进行返现。他们的诈骗周期为6天,即从假装恋爱到礼物变现,短短6天时间就能完成。其间,相关直播平台陆续被警方查获,他们就不停更换直播链接,继续行骗。2020年6月至9月,该诈骗团伙利用上述手法,共骗得王某在内的70余名被害人18万余元。(检察日报 卢志坚 费宇佳 张庆苗)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