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落大潮胶南在哪,
有不少市民在青岛西海岸新区
灵山湾浆口海域石栏上
打海蛎子和海虹胶南在哪,挖蛤蜊……
好手不到两小时就能打十几斤海蛎子。
当地老渔民介绍胶南在哪,
这种野生海蛎子虽然个头较小,
但味道很鲜,
而且可以直接煮了吃,
也可以将肉扒出来打汤喝。
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离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区3公里的灵山湾海域看到,来这里挖海鲜的市民有100多人,其中有挖蛤蜊的,有挖海虹的,还有打海蛎子的。记者注意到,现场打海蛎子的有二三十人,他们有的直接在浅海水里捡,有的用小铲子从石栏上扣,有的则非常专业,他们先用大铁耙将一些小石块搂进一个大网兜里,然后再拖到岸边,坐在小凳子上,不慌不忙的掏出小铲子,将嵌在石块上的海蛎子一个个撬下来。家住西海岸新区城区的薛老汉就是靠这种办法,不到俩小时就打了十几斤海蛎子。
记者注意到,薛老汉打的海蛎子基本都是圆形的,跟鲍鱼形状相似,如鸡蛋般大小,而跟市场上卖的那种又大又长的海蛎子不太一样。“这些海蛎子是野生的,市场上卖的都是养殖的。”薛老汉介绍,野生海蛎子主要生长在石栏上,每天接受暗流的冲击,时间长了就成圆形的了,而养殖的海蛎子装在笼子里,受暗流影响较小,所以是长型的。
“野生海蛎子生命力更强,虽然个头小,但味道更鲜美一些。”薛老汉说,他把海蛎子拿回家后,洗净煮熟扒出肉来做汤喝,吃不了的就冷冻保存,或者送给邻居们,让他们也尝尝鲜。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一位技术人员介绍:这种野生海蛎子生长在石栏上,主要分布在风河入海口处、唐岛湾、月亮湾和海之韵东侧海域,每年冬季是最肥的时候。“别看这些海蛎子个头小,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回家后煮熟了可以直接食用。”这名技术人员介绍。(记者 赵玉勋)
(特别声明:本文由青岛西海岸发布制作,图文来源于青岛早报,图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构成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