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嘉基在哪里的信息

关于嘉基在哪里的信息关于嘉基在哪里的信息

“120万元打一针嘉基在哪里,就能让癌细胞消失”嘉基在哪里,这一新闻被刷屏。

这就是“ CAR-T细胞疗法”的神奇之处,目前国内批准的首个上市的CART-细胞疗法药物是复星医药旗下的阿基仑赛注射液(商品名嘉基在哪里:奕凯达)。

不过目前CAR-T细胞疗法主要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淋巴瘤病人,并非适用所有癌症患者。所谓的CAR-T疗法就是对于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它可以重新从原本对肿瘤默不作声,或者说很冷漠的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可以杀伤肿瘤的“特种兵”。

早在2017年,上海瑞金医院就已经开始进行CAR-T相关的临床试验,经过4年时间,在药品上市之际,上述国内首例经过CAR-T疗法治疗的患者也得到完全缓解。

相比传统肿瘤治疗方法,细胞免疫治疗具有安全性、个体化、持久性、彻底性、全身性、无耐药性这六大优势。

作为这一“神药”的发明者,诺华制药,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曾经电影《我不是药神》将诺华推上风口浪尖,电影中的原型厂商就是诺华,那款“抗癌神药”就是诺华研发的“格列卫”,一盒售价约2.3万元,一盒只能吃一个月。

格列卫作为首个上市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也开创了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时代,被誉为里程碑式的发现。该药自2001年上市后,销售额逐年攀升,在2011年达到巅峰46亿美元。

诺华的“首创”并不少,2017年,诺华的Kymriah作为全球首款CAR-T药物获批在美国上市,拉开全球CAR-T治疗时代序幕。从定价来看,Kymriah一次性收费为47.5万美元。

似乎“天价神药”就是与诺华深深绑定在一起,2019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首款治疗小儿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的基因疗法Zolgensma,作为药物的研发公司诺华将该款药物标价212.5万美元,约合1467.44万元。被网友称为“这是一款天价药”。

手握多款“重磅药物”,诺华也在2020年的净销售额达到486.6亿美元,净利润达80.7亿美元(约522亿元)。在全球制药企业中药品销售额仅次于罗氏,排名第二。

根据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诺华营收253.67亿美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为49.54亿美元,同比增长23%。

如今的诺华是一家非常纯粹的制药企业,当前的业务划分为创新药和仿制药两条主线。创新药业务下面设有两大业务单元,制药和肿瘤。其中2021年上半年创新药净销售额207亿美元,占比超过八成。

在这个生物药的大时代下,作为常年位居全球制药公司排名TOP3的企业,诺华虽然不像罗氏、辉瑞等一样高调,但一出手必“一鸣惊人”。

那么,诺华的“天价药神”之路究竟是如何炼就的?

01、含着金汤匙诞生的“富二代”

诺华的诞生可以说是史上最成功的一个“合并案”。

其历史可追溯到与之存在命运产生交集的三家公司:嘉基公司于18世纪中期在瑞士巴塞尔成立经营化学品和染料贸易嘉基在哪里;汽巴公司于1859年开始生产染料嘉基在哪里;山德士于1886年在巴塞尔成立一家化学公司。

将这三家巨头连接在一起的只有一个共识——“利益”。在那个垄断盛行的年代,三家化工巨头为了防止地位受到挑战便“结盟”了。

90年代以后,乘着制药行业高速发展的“东风”,汽巴-嘉基和山德士公司的制药业务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药品渐渐成为他们利润的最大来源。

于是,含着金汤匙的“诺华”于1996年诞生了,当时汽巴-嘉基和山德士公司以309亿美元的对等合并,彼时,诺华还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巨头之一。

但是在合并后,诺华完全投向制药行业,放弃了长达百年的化工业务,经过一系列业务的剥离,诺华将重心缩小到了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

这个转向或许与诺华第一款“重磅药物”的诞生不无关系。在合并这一年,诺华自主研发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靶向治疗药物——格列卫(又名伊马替尼)。这款药物从病理机制被发现到真正上市,走了41年。

关于嘉基在哪里的信息

(格列卫的研发轨迹)

许多药企都是靠一款药物“一战成名”,比如拜耳的阿司匹林,辉瑞的青霉素等,诺华研发出的“格列卫”,正是助其跻身药企巨头的一个“重磅炸弹”。

自2001年格列卫上市后便奠定了诺华在行业的地位,并且格列卫2015年的年销售额达到最高46.85亿美元。

在2015年格列卫的专利保护全面到期后,国内的仿制药也相继上市,在政策及仿制药一系列的冲击下,格列卫价格也不断下降。比如:翰森制药生产的昕维(甲磺酸伊马替尼)正是格列宁的首仿药,经医保报销后,每盒售价为624元,比印度的仿制药还要便宜。

02、精准并购的成长

放眼全球,医药巨头无一不是历经并购成为行业霸主的,市场甚至一言以概之:无并购,不巨头。

与其他药企相比,诺华可是一位含着钻石汤匙而生的超级豪门贵子。从它落地开始,庞大的家产就让它有底气“买买买”,通过不断地兼并收购来壮大实力。

但是诺华的收购,相较于辉瑞、罗氏等动辄成百上千亿美元的“大手笔”,诺华的并购金额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比如2000年9月,诺华以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眼科领域的Wesley Jessen公司;2005年,诺华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第二大仿制药企业赫素制药(HexalAG)全部股份;2014年,诺华以145亿美元收购GSK肿瘤产品。

这中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除了通过外部收购以及自主研发扩充自己的产品研发线,诺华还非常积极地想要再度创造“合并”带来的巨大成功。

2002年,诺华从罗氏手中收购了20%的股权,并在2003年扩增至32.7%。不过这个比例低于瑞士证券交易规定能提出竞标的三分之一的标准。此外,作为家族企业的罗氏坚决反对并购。

如果按照罗氏3200亿美元的市值计算,诺华持有罗氏的市值价值约1000亿美元。这也让外界对双方的关系及走向非常好奇,甚至业内常常出现诺华将要收购罗氏的传言。

如果说投资罗氏是一个相当成功的案例,那么520亿美元收购爱尔康却让诺华踩了一个大坑。

作为全球最大的眼科公司,爱尔康成立于1945年,2008年爱尔康的销售额高达63亿美元,约占全球眼部护理市场销售额的四分之一。

2011年,诺华完成对爱尔康的完全收购,前后斥资约520亿美元,但这一笔“天价收购”却没有为诺华带来可喜的回报,在爱尔康2011年达到100亿美元的营收后,增长便放缓,到2015年甚至营收仅为98亿美元,不增反降。

巨额并购得来的爱尔康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对此诺华并没有“心慈手软”。2018年,诺华宣布拟分拆旗下所有爱尔康眼部护理设备业务的计划。

或许对于巨头来说,剥离拆分,分别聚焦是一个好的选择。而像诺华这样的巨无霸公司,每一次试错的风险都是巨大的。

(作者丨市界 曾嘉艺 编辑丨廖影)

© 版权声明
好牛新坐标 广告
版权声明: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