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在“LED 发光二极管太阳模拟技术”领域取得进展

本篇文章给各位网友带来的资讯是:中科院在“LED 发光二极管太阳模拟技术”领域取得进展 详情请欣赏下文

IT大王 2 月 11 日消息,据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消息,近日,苏州医工所熊大曦团队在 LED 太阳模拟技术领域取得进展。

中科院在“LED 发光二极管太阳模拟技术”领域取得进展

据介绍,地面太阳辐射受大气层、时间、地理、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很难及时获得稳定的、可重复的、可控的阳光,无法满足定量实验、仪器标定、性能测试等要求。因此,常采用太阳模拟器作为模拟太阳辐射物理特性与几何特性的实验或定标设备。发光二极管(LED)以其高效环保、安全稳定逐等特点渐成为太阳模拟器的热点光源。目前,LED 太阳模拟器主要实现了特定平面上的 3A 特性以及变化的地面太阳光谱的模拟,在满足一个太阳常数(100mW / cm2)照度的要求下难以模拟阳光的几何特性。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熊大曦团队基于大功率垂直结构窄带 LED 光源,设计了分布式高导热单晶 COB 封装,实现了高光功率密度稳定输出。同时,提出了一种使用超半球齐明透镜对大功率 LED 全孔径集光的方法,搭建了一套曲面多源积分准直系统,完成了全光谱光源在体积空间范围内的准直匀光。研究人员采用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对户外阳光和相等条件下的太阳模拟器进行对照实验,验证了太阳模拟器的光谱准确性和方位一致性

中科院在“LED 发光二极管太阳模拟技术”领域取得进展

该研究提出的太阳模拟器在至少 5cm×5cm 测试平面内实现了的 3A 级照明与 1 个太阳常数辐照度。在光束中心位置,工作距 5cm 到 10cm 范围内,辐照度体积空间不均匀性低于 0.2%,准直光束发散角为 ±3°,辐照度时间不稳定性低于 0.3%。可以在体积空间范围内实现匀光照明,其输出光束在测试区域满足余弦定律。此外,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任意太阳光谱拟合与控制软件,首次实现了不同条件下地面太阳光谱与太阳方位的同时模拟。这些特点使它可作为太阳能光伏产业、光化学、光生物等领域重要研究工具。

IT大王了解到,研究成果以 LED-based solar simulator for terrestrial solar spectra and orientations 为题发表在 Solar Energy 上。

© 版权声明
好牛新坐标
版权声明: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