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视频】学习的格局

【读书视频】学习的格局

本文给大家分享一套【读书视频】学习的格局资源课程视频,希望可以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读书视频】学习的格局

曾国藩曾有这样一句名言:“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什么叫格局?格,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局,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
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界和心胸和体现出来的外在状态。
我们常说,做人要有格局,做事要有格局;但你不一定听说过学习也有格局吧?
说实话,朋友给我推荐《学习的格局》时,我以为又是一本和很多亲子育儿长的一样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心里有一点点抵触。因为我从三年前开始就买了很多育儿课和亲子书。自己也一再想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型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人人都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听了很多课,看了很多书,我的孩子依然没有变成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不禁有点气馁和失落。
可朋友一再说,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亲子教育书,真的不一样,不相信你自己看看,哪怕看一下目录和序言。
怀着随便翻翻的心态打开这本书,读完了推荐读自序,读完自序读目录……每读完一章都迫不及待想读下一章,没想到停不下来了,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这本书读完了。
这本《学习的格局》,由中西合璧的亲子教育专家黄静洁所写。
黄静洁是华东师范大学特聘“实践导师”;畅销书《父母的格局》的作者,曾获得冰心奖;是两个“优等生”的妈妈;也是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的夫人。
既然讲的是“学习”,肯定是对父母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你最关心的,自己的孩子如何才能成为学霸。
学习也是有格局的,格局有大有小,如何让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有一个大的格局,如何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大学习格局的人。
下面,我从书中提取了三个你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解读。
一、为什么孩子学习很努力很认真,成绩却不好?
我们都知道“事半功倍”这个词,孩子为什么看起来很努力,学习效果却不好。你肯定会说,那还用说,低效能的勤奋呗。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低效勤奋呢?很多家长又会说,不会学习啊,没有掌握方法啊,盲目瞎学啦。
的确是这些原因造成的。但是,这些都是笼统的一个说法,好像并不能真正去对症下药找到低效的“病因”。
《学习的格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
美国著名的视听学习专家埃德加 戴尔在20世纪50年代就最早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理论
从金字塔学习理论中可以看出,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被动学习的“知识留存率”比主动学习的“知识留存率”要低。
单纯的靠听讲和阅读所带来的知识留存率分别是5%和10%,而主动学习中的“讨论”和实践“环节,知识留存率分别是50%和75%。这就充分说明,被动学习的学习效果的确比主动学习要差很多。
而我们的孩子学习大多数情况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就必须要将学习的方法由被动的“听、读、看”转变为行动,去做、实践、讨论、教授给他人。
我亲戚家有个孩子,今年高三复读班,去年高考分数连400分都没达到。亲戚全家人说这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上了高中成绩突然下滑。家长去问老师孩子成绩下滑的原因,老师说那孩子平时不说话,不和同学们讨论问题,也不提问也不去找老师请教,一个人闷头学。
家长说,不对啊。我家孩子在小学初中都是学霸啊,老师说,小学初中的课程设计相对简单轻松点,用听、记、看,再做点题,一般孩子是能够应付的。但高中的课程难度加大了,如果还是采取以前的被动式学习,是不行的。
其实学习的方法都大同小异,孩子也好,成人也好。肯定是主动学习,并且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掌握到知识。
那真正的学霸们都是如何学习的呢?
黄静洁老师在书中讲到,全球顶级名校关注和实践的是“体验式学习法”。就是把学习金字塔的顶端被动学习向下迁移,而把顶部的主动学习向上迁移。让孩子们将学习到的知识向外输出。具体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拓宽孩子的学习场景和学习模式
2、让孩子把所学到的知识点分享出来
3、建立学习小组,让孩子们分组讨论或去共同完成一个小型项目。
二、为什么同一个老师教,有的孩子却听不懂,学不会?
作为家长可能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在课堂上听讲好像都听懂了,可回家作业却不会做。是不是孩子当时真的理解了老师所讲的内容呢?
听懂了和理解了是不同的。听懂只是表面上能听懂老师所讲的知识,能听进去,知道。但不一定真正理解。
黄静洁老师介绍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首创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他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划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知识、理解、应用属于初级认知,分析、评价、创造属于高级认知。
从上图表看,知识处再最底层,需要的学习概念是记忆、识别、陈述等;而理解处在倒数第二层,需要比记忆知识更高一级的三项能力。
理解就意味着,要具备语言转换的能力、解释说明的能力、推断的能力。
由此看出,理解力是一个十分关键且重要的基础能力。
黄静洁老师又提出了三步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孩子的底层理解力。
1、解码能力
2、链接新旧知识的能力
3、深度认知能力
而这三步提升底层理解力都可用一种叫“剥洋葱法”来尝试。
“剥洋葱法”顾名思义是,一层一层去了解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理解力。
一层发现一个问题,一层去解决一个问题,一层比一层更有深度,更有效帮助孩子提升理解力。
在对待孩子不理解知识点的时候,家长不应该过早评判孩子的学习态度,而应该多想想如何从工具、方法、体验和实践四个方面来帮助孩子看到自己为什么不理解,哪些内容是理解的,哪些又是不理解的。
帮助孩子逐步去解码知识。
三、为什么说自律比孩子的智商还重要,自律还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关键竞争?
说到孩子自律,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挠头,觉得这是一个老生常谈又让人头痛不已的问题。
家长们希望孩子自律,当然是希望能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上去。
但对自律大于一个智商,这个观点,很多家长可能并不很了解。
美国心理科学学会发表过一个专家调研报告,题目是《自律比IQ更能预测孩子的学业表现》。在报告中,心理学家跟踪了140名美国8年级学生的在校表现后发现,一个孩子是否自律,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他的在校成绩和考试升学成绩。
调查也发现,很多学霸通常能按时完成功课,很少逃课,也更早的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几乎不花多少时间去看电视或玩游戏。
专家们也得出结论是,只有在智力优势和非智力优势的共同平衡作用下,孩子的学习成绩才能持续保持优异的高度。
而自律的开始是由他律转变过来的。所以如何让孩子学习自律的关键是要从正确的他律开始。
这就需要父母要有一个科技的家庭教养方式。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更好的自律,先从给孩子立规矩开始。
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需要注意下面三点:
1、没底线的规矩,不成规矩
2、没弹性的规矩,不是好规矩
3、不关注情感的规矩,很难执行下去
黄静洁老师的小儿子在《学习的格局》一书结尾写了一篇《母亲犹如一面镜子,让我看见自己》,这是一个14岁少年写给自己母亲的,也是写给所有父母的。
其中他讲述了一件事,让我记忆深刻,也很受感动。
他说记得有一次初中开家长会,是母亲陪他去的。其实从头一天晚上开始,他就有点害怕,想逃避。但第二天还是无奈地上车了。因为他害怕看到数学老师,他平时讨厌数学课,学的也不好。
而他们的家长会是让学生自己陈述自己的学习情况,家长再去发言总结。他说他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没想到,母亲和老师讨论一番后,没有生气,而是保持一脸镇静,客观总结了他对自己的评价,还鼓励他要再接再厉。
他很感动,他说母亲的智慧和深思让他看见自己,让他明白不必因为遇到困难就害怕学习。母亲希望看到一个独立的,能够用自己的方法不断取得进步的他,而不是用痛骂的方式让他更加厌学。
这是一个14岁少年的心声,他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他需要理解和鼓励,而不是痛骂和打击。
从黄静洁老师的小儿子身上,我们能看到我们孩子的影子,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作为家长的确需要用一种新观念、新格局去看待自己的孩子。去理解帮助自己的孩子。
俞敏洪在推荐序中写到:
我曾经在《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一书中,写过学习的三种境界:第一是为了找工作而学习,什么专业毕业最好找工作就学什么;第二是因为兴趣,确实是因为深深喜欢自己学习的专业,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是其次的;第三是因为使命感而学习,或拥有“为往圣继绝学”的崇高,或怀抱“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
这三种学习境界,代表着三种学习格局。
作为父母,你们在逼孩子学习的时候,请先想想,想让孩子为哪种境界去学习。
也请问问自己的孩子,究竟要为哪种目标去学习!
这本《学习的格局》不仅仅讲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传递一种学习的理念,学习是有格局的。格局大与小,在于我们父母。

点击获取课程资源:【读书视频】学习的格局

https://zy.98ke.com/zyjn/20357.html?ref=4

© 版权声明
好牛新坐标
版权声明: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