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的养殖技术和病虫害?
1、常用预防鱼病方法
1.1 池塘清整消毒
秋末冬初挖去池底过厚淤泥并充分曝晒,达到清除虫害、氧化池底有机物的目的。清除鱼塘堤埂斜坡上的杂草、加固池埂。鱼种放养前15d用生石灰坡上的杂草加固池埂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
1.2 鱼种要严格消毒
对于转入池塘的鱼种要严格消毒,以杀灭鱼体上的病菌和寄生虫,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敌百虫、硫酸铜、漂白粉、食盐等稀释后的溶液浸泡鱼体,浸泡时间应视水温高低和鱼种承受能力而定。
1.3 保持鱼池环境卫生并调节好水质
经常保持鱼池的环境卫生,调节并保持良好清新的水质。注意食场卫生,定期消毒,根据水质情况及时换水、调水,使水体溶氧充足、酸碱度适中,即做到池水“肥、活、嫩、爽”。
1.4 注意投喂和摄食情况
投喂时要注意观察鱼的摄食情况。选择优质饲料定时投喂,切忌时饱时饥。投喂时保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1.5 合理施肥
透明度过大、水色过淡要加大施肥量。反之,透明度过小、水色过浓应减少或停止施肥,尤其在夏天天气闷热、阴雨连绵时要少施肥或不施肥。一般依少量多次原则施肥。也就是施肥时做到看天施肥、看鱼施肥、看水施肥。
2、药物防治鱼病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2.1按正确方法用药
准确丈量水体、掌握正确用药方法、用药量和用药时间。药量不足池水达不到治疗所需浓度造成效果不佳,药量过多时会造成鱼体损伤、中毒甚至死亡。用药时间应选择在晴天9:00—10:00左右或15:00—16:00左右,切忌阴雨天或夏季阳光强烈时用药。
2.2科学选药
施药前要严格鉴定药物的真伪及安全性,有些药物在生物体内富集作用很强,直接影响到鱼产品的质量,危害人体健康。更应该注意药物可行性,如治疗寄生虫效果很好的药物敌百虫,就不能用于加州鲈、淡水白鲳的寄生虫治疗。
2.3对症下药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对症下药。防治鱼病的药物种类很多。不同药物药性不同,有效成分和药效功能不一样,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认真看清说明,按疗程对症下药,才能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若疗程不足或未对症下药,不能彻底杀灭病虫害,就可能出现治愈率低或该病再次复发的现象。
2.4施药时要注意水质情况
池水水质过肥会降低药效,水质过肥时有些药物按常规使用会与水体中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发生反应而消耗降低药效,因此水肥时应适当加大用药量。水清瘦时适当减少用药量。
2.5药物要充分溶解
施药时药物要按要求充分溶解、混合均匀后全池泼洒,不能有颗粒或块状物存在,以免被鱼误食中毒,同时水体若达不到治疗所需浓度杀不死病原体。
2.6避免长期、反复使用同一种药物
在养殖过程中若长期、反复使用同一种药物,病虫害会有明显的抗药性,鱼体得不到有效治疗。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在用药过程中采取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的办法。渔药混合使用比单一使用效果好,可以起到提高药效和兼治多种鱼病的作用,能抑制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3、养殖过程中常见病症及防治
3.1赤皮病
该病是由鱼体受伤被病菌侵入引起。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呈扫帚状,称为蛀鳍。
防治方法:1. 用含量8%的溴氧海因,水深1m时,每667m2的水面用120~150g,每天1次,连用2~3d。2. 用含量为12%的强效碘,水深1m时,每667m2的水面用200~250g,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3d。
3.2肠炎病
患病的鱼一般有红斑,且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轻挤压腹部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道内无食物,只有淡黄色黏液,内壁腐烂。
防治方法:1.大蒜素拌饵口服,剂量为36~60mg/kg体质量(即1.2~2.0g/kg饲料)每日1次,连用3~5d。2.用溴氯海因0.3mg/L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或氟苯尼考及免疫多糖进行内服,连续投喂5d。
3.3细菌性烂鳃病
病鱼离群独游,体色发黑,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腐烂带泥,严重时鳃丝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侧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透顶小区,俗称”开天窗”,鳃组织腐烂,出现呼吸困难而死亡。
防治方法:可内服与外用相结合。外用氯制剂消毒,内服含量为10%的肠炎烂鳃灵(盐酸沙拉沙星)消毒,每3-5g/kg饲料,每日2次,连用5d。严重时可以适当加量,或再用一个疗程。
3.4竖鳞病
该病是水质污浊、鱼体受伤后被细菌感染引起鳞囊内积聚液体导致鳞片竖立的一种疾病,死亡率极高。病鱼鳞片竖立,体表粗糙,竖起的鳞片像松球似向外张开。用手按压有液体从鳞下喷出,鳞片随之脱落。
防治方法:用含量为6.6%二氧化氯,水深1m时,每667m2的水面用80~100g,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连用3d。
3.5水霉病
鱼体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感染部位菌丝大量繁殖生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发炎或溃烂。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发炎或死亡。镜检可见水霉菌菌丝。
防治方法:1.水深 1m时,每667m2的水面用水霉净100ml,用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每日1次,连用3d。2.亚甲基蓝化税后全池泼洒,使池水中的亚甲基蓝浓度达到2-3mg/L, 3-4d后用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1次。
3.6车轮虫病
因该虫多寄生于鱼体表和鳃上,外观鱼体发黑、消瘦、离群独游。无其他明显特征。一般要经过镜检才能确定。
治疗方法:1.鱼种放养前用3%~5%食盐溶液浸洗10~20min。2.治疗可用0.7mg/L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
3.7斜管虫病
病原体为鲤斜管虫,寄生在淡水鱼的鳃及皮肤上。鳃上粘液增多,体瘦且发黑,浮于池边下风处。在水质差、面积小的池塘较易发生。质差面积小的池塘较易发生治疗方法可采用池泼洒。
治疗方法:可采用0.3-0.5mg/L硫酸铜及高锰酸钾合剂或单用0.7mg/L硫酸铜溶液进行全池泼洒。
3.8小瓜虫
病原体为小瓜虫。病鱼皮肤或鳍瓣上布满了小点状白泡,肉眼可见,故又叫”白点病”,鳍条裂开,表皮糜烂黏液明显增多,与虫体混在一起,似有一层薄膜。游动迟钝,漂浮于水面,鱼体和其他物体不断摩擦,或跳出水面不久即成批死亡。
治疗方法:1. 用2-3mg/L的亚甲基蓝全池泼洒,每隔2d泼1次,连泼3次;2.水深1m时,每667m2水面用辣椒粉500g、生姜干片100g煎成25kg药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泼3d。
3.9锚头鳋
病鱼通常食欲减退、身体瘦弱、行动缓慢。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像在鱼体上插入小针,故又叫”针虫病”。
治疗方法:1.90%晶体敌百虫0.5~0.7mg/L浓度全池泼洒,每隔5d用药1次,连用3次。水质较廋,透明度高于30cm时,按低限剂量使用,苗种按低限剂量减半。虾、蟹、无鳞鱼、淡水白鲳等禁用。2.每667m2的水面用新鲜松树枝叶15~30kg,扎成5~6捆,放在鱼池四周或食台附近的水中。
金鱼病症状及治疗方法?
一、金鱼鳃霉病的症状及治疗
金鱼鳃霉病是由鳃霉菌引起的鱼病。鳃霉是以孢子繁殖的。当其孢子散落在水中时,碰上鱼鳃,便粘附在鱼鳃上发育成菌丝,而且这种菌丝不断生长,形成很多分支,并且穿入鱼的鳃部组织,阻塞和破坏了鱼鳃片上的鳃小片,从而破坏整个鳃组织机能,以致引起病鱼死亡。
目前鳃霉病尚未有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平时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养鱼时要注意经常换水,用水族箱或水池饲养观赏鱼前应对箱水或池水进行消毒。
二、金鱼由寄生虫引起的鱼病
由寄生虫引起的鱼病有两类:其一是由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如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车轮虫病、粘孢子虫病和斜管虫病。由原生动物门的动物种类引起的疾病通称原虫病。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生物,是动物中的低级种类,但其生活机能和多细胞动物一样,具有行动、营养、呼吸、消化、排泄、感觉、繁殖等各种功能。
本门动物种类多、分布广,鱼类感染较普遍,严重时会造成鱼的大量死亡;其二是由甲壳动物寄生引起的鱼病,如锚头蚤病、鱼虱病。这类低等甲壳动物广泛分布于各种类型的水体,其中有些对鱼体危害相当严重。
三、金鱼鱼虱病的症状与治疗
鱼虱病的病原为虱属种类,如日本鱼虱。鱼虱的身体为扁平形,其腹部有很多倒刺,当它在鱼体上爬行时,其倒刺会钩伤鱼体皮肤。此外它的口刺和大颚均能伤害鱼体表皮,形成许多伤口,为其他病菌感染大开方便之门,形成鱼的多种并发症,以致引起幼鱼大量死亡。
治疗鱼虱病,可用0.5%的敌百虫粉剂将养鱼箱或养鱼池的水配成l-2ppm浓度的敌百虫溶液,或用90%的晶体敌百虫,将养鱼水配成0.25-5ppm浓度的敌百虫溶液。如在水族箱中发现有少量鱼虱虫寄生,可用镊子摘除之,或用lppm的六六六溶液浸泡病鱼1小时,这样可以杀死鱼虱虫体,而对鱼却无大的有害影响。
四、金鱼怎样防治金鱼中暑
盛夏午后的饲水温度常可达38-40℃,未受遮盖的金鱼常因高温和强光的刺激而突然中暑。中暑后重者呼吸困难,体色变淡,失去感觉,倒浮于水面,难以拯救。
欲防止金鱼中暑,须在上午10时后盖帘遮阳,防止池水因烈日曝晒而升温过快。对轻度中暑的金鱼,应及时换水降温。
鱼全身有灰霉点是什么病?怎样治疗啊?有知道的吗?谢谢?
观赏鱼身上发霉了应该是得了水霉病。一、水霉病,广存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于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为一种常在的霉菌。
二、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
三、治疗:
1.福尔马林100~250ppm,流浴1小时。
2.食盐(最好选用无碘盐,因为过量的碘对水中生物是有害的)1~1.5%,20~30分钟。精制盐,用粗制盐也可。
3.亚甲基蓝2ppm次日再一次能取到很好的效果。无需及时换水等药效分解水色自会变淡。3天后可以考虑适当换水。
金鱼卧底什么病?
一、金鱼卧底的原因:
1、气温,金鱼不喜欢高温,夏天一般爱躲在水底;
2、缺氧,如果没有供氧设备,随着身体长大,耗氧量也增加,过多的活动会增加氧的消耗量;
3、水质,水质酸碱度变化过大,它们会减少活动和呼吸;
二、金鱼卧底的治疗:
(1)300升水加2两盐,高锰酸钾半粒全缸抛洒,24小时增氧。
(2)观察不见起色。
(3)换水一半,加一粒大蒜头、二片姜切成细小末状。高氧24,不换水(原水中盐、高锰酸钾未添加)。观察4天开始有起色。
(4)替换2/3原水,保持300升高水位,加4两盐,高锰酸钾半粒全缸抛洒,加一粒大蒜头、二片姜切成细小末状,加呋喃妥因一粒,红药水适量。全天12小时阳光照射,24小时增氧。
(5)开始好转,红白蝶尾开始游动,其间时有沉底。
(6)每天傍晚换水1/3,补充盐、呋喃妥因。(请注意:实验失败,蝶尾又开始卧底)总结经验10月,天气早晚温差较大,傍晚换水鱼儿又受到温差刺激。
(7)重复3~5步骤一次,感觉蝶尾精神状态比较好,呼吸正常、鳞片有光泽、有吃食欲望,未见上浮,无法吃食。
(8)全缸彻底清洗消毒,加4两盐,只保留1/5原水,高氧。将洗菜篓子吊于缸中,放入病蝶静养半天,下午采用人工“升降法”,没隔2小时人工升降10~15分钟,连续2天。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