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一开学,石俊峰就在“2021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的大数据赛道上忙碌起来。作为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大二学生,石俊峰去年获得了四川大学金融科技挑战赛二等奖。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批准的新增专业。石俊峰承认,通过扎实的学习和比赛,他获得了一种“成就感”。
学生满满的“获得感”从何而来?
西南石油大学教务处主任黄表示,与历史悠久的“老牌专业”相比,新建专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更加复杂和特殊。
“新专业建设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出口’,也关系到高校的内涵发展和’动能提升’的实现,更关系到能否支撑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处负责人表示,新专业建设是“在白纸上画画”。因为“新”,所以在教育目标、师资力量、课程结构、课堂形式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空。“从这个角度看,新专业建设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定位、特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新专业怎么建,怎么建?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冯驰是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大四学生。因为成绩优异,他被电子科技大学录取了。
西南石油大学作为全国首批获批建设该专业的高校,高起点开始建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这两年,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毕业生有了稳定的“出口”,有了顺畅的“上升”通道。像冯驰这样实现了高质量高等教育和就业的学生不在少数。
“打铁还需自身硬,新建一个专业。高水平的师资是关键。”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副院长王平说,学校引进了以百万国家人才工程人选等专家学者为代表的高水平教师。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新专业建设过程中,如何匹配和加强师资力量是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
在湖南省,20多所高校新增了50多个专业。在这些高校中,每个学校的新增专业少则1个,多则9个。如何配置实力雄厚的教师是重中之重。
在四川省,新增的97个专业中,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是热门专业,其中两个专业同时新增高校。很多专业带头人反映,这类前沿学科建设的难点在于传统的师资结构不足以支撑教学。
湖南理工学院的做法是,为了配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师资,学校先整合现有师资,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从岳阳市水利局引进水利水电高级工程师3名。
天津理工大学为新增加的老年学专业配备了强大的师资力量。13名专任教师中,有10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12名具有博士学位。此外,学校还引进了从日本留学归来、从事老年研究的专业教师给学生授课,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教学。
除了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新专业建设的关键是有效整合现有师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在湖南农业大学,为了匹配智能农业的师资力量,学校实行了跨专业整合,以农学院作物信息科学教师为基础,整合机电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农业机械化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师。
西华大学于2019年成立应急学院,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基地,2020年新增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作为交叉学科,学校开设的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技术类专业可以为应急技术与管理相关课程提供支撑。”该专业负责人舒志乐说,“目前学院已引进多名具有安全背景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学院专任教师大多具有相关行业背景。”
四川师范大学新增了艺术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是文科和工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但长期以来,艺术和科技教育一直处于泾渭分明的状态,跨学科人才少。”专业负责人陈杉表示,为解决师资问题,专业将有效整合校外导师资源,在遵循现有教学体系的原则下,推动相关行业、企业的导师进入课堂。
打造专业“黄金课程”
最近,成都理工大学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李刚军忙得不可开交。一方面,要指导教师改进自编的专业教材;另一方面,要与相关企业对接,开发应用案例资源。“目前,为了支持新专业的发展,我们开发了一批专业必修课的配套自编教材。”李刚军的新专业是这个学校新的机器人工程专业。
李刚军介绍,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机器人课程的教材种类繁多,但相关企业推出的实践教材所占比重较大,应用对象单一,理论基础较薄,价格较高,非常缺乏系统、完整、全面的机器人本科规划教材。
“打造‘黄金课’,适用的专业教材是关键。我们的重点是促进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培训同步进行。”李刚军说,这个专业的师资力量是由机械、电子工程等机械类专业组成的。通过教师早期参与教材编写和案例编写,帮助教师形成完整的机器人知识体系,形成对交叉学科的宏观掌控。
“一流的专业需要一流的课程支撑。”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这一认识已成为广泛共识。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刘向军用一个“专业逆袭”的故事,深刻地体现了“黄金课程”对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现在西南石油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是国家一级专业建设点。然而,就在几年前,这个专业面临着减、停、取消的危机。“最差的一年,转专业后只剩下一半的学生。”工业设计教研室主任张说。
为了让学生爱上专业学习,本专业教研室以打造“黄金课程”为切入点。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企业关注的前沿话题带入课堂;另一方面,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热情与日俱增,专业也“新”了起来。
记者调查了解到,四川目前正在全面开展一流本科建设,制定了教学班、取消“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则”,完善了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未来,四川将逐步建立课程-专业-学科相互支撑的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体系。
课堂形式“悄悄地”发生变化。
2020年2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获批全国首个“区块链工程”专业。同年9月,“区块链工程”专业第一批学生入学,开启了中国系统培养区块链人才的步伐。与传统专业相比,“区块链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更贴近前沿,突出行业领先性,在人才培养上突出应用与实践。
在这一思路下,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以建筑工程项目(产品)的全过程为主线,实行双导师制、项目教学制等培养模式,实现产学深度融合,“颠覆”传统课堂形式。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以新专业建设为牵引,传统的课堂形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许多专业负责人认为,“新专业、新要求正在倒逼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与传统专业相比,南开大学新增的新闻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更具特色。除了传统的新闻学课程,还有媒体融合、数字传播等与媒体融合时代密切相关的课程。本专业与实践单位紧密合作,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努力培养知识、能力、素养符合新时代、新业态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以来,四川高校灵活运用海量开放网络课程教学、混合式教学、直播录播等多种教学方式推进网络教学,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四川省将进一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同时,要以新思路推动新发展,积极支持高校变“战时措施”为“平时机制”,将“互联网+”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促进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国教育报》2021年4月10日第1版
作者:本报记者雷璐雷斯特陈欣然通讯员李阳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