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及意义)

8月6日,里约上演了充满拉美风情的第31届奥运会开幕式。中国共有416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奥运会,创下了中国运动员人数最多的新纪录。(8月7日新华网)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四年一届的体育展示,是各国奥运健儿的终极竞技。是普通大众四年一次的视觉盛宴和精神狂欢。我们追逐那些在赛场上拼搏的运动员,为他们加油,为他们喝彩,为他们感到失落,难过,难过。更被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所鼓舞,所温暖。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我们的心一次次涌动;国歌一次次响起,我们的热血一次次沸腾。

欢笑、泪水、感动和陶醉是对奥运的不同感受和情结。如何理解奥运精神?

更高、更快、更强

这是奥林匹克运动进取、永不满足的拼搏精神和敢于攀登高峰的战斗精神的表现和体现。赛场上,面对强手,敢打敢赢,勇往直前,无所畏惧;面对自己,永不满足,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达到新的目标,达到新的境界。更高、更快、更强是征服自然的大胆誓言,是为了克服自然带给人类的种种限制,是为了挣脱自然对我们的束缚,获得更大的自由。

团结、和平与进步

奥运会是全人类的狂欢,是整个地球村的节日,每四年举办一次,举世瞩目。奥运会是所有语言、宗教、肤色和社会制度的人们共享的盛大仪式。借助于没有边界、种族、阶级的体育竞赛,它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独特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它可以交流、竞争、相爱。在这里,场上的胜负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比“更快、更高、更强”更重要的无疑是“不歧视”和“和平、团结、进步”,这也是体育运动本身的目的所决定的。

正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曾经说过:“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本质的不是征服,而是努力。”

“开放、自由和包容”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国际运动。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体育官员和观众肤色不同,穿着不同的衣服,说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行不同的宗教仪式,用不同的行为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种族和文化差异往往因国家间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而得到加强。在奥运会相互理解、友谊和团结的气氛中,人们可以摆脱各自文化带来的偏见。在不同文化的展示中,他们看到的不是矛盾冲突,而是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文化图景,让文化差异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动力,而不是他们封闭的壁垒。让矛盾成为互相学习的动力,而不是互相鄙视的诱因。只有在这种氛围中,人们才能打破狭隘的视野,以世界公民的宽广胸怀认识和理解本民族以外的事物,认识到各民族都有神奇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学会尊重其他民族,以更加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己,虚心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不断丰富自己,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国际交流才能真正实现。

“奥林匹克精神使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重在参与、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这十二个字是中国习近平主席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浓缩和中国的诠释。

1954年5月14日,国际奥委会第49届会议确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的合法地位。从此,中国体育强国的步伐紧紧跟随中国发展的步伐。

中国积极参与奥运会,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为其体育强国梦增色不少。体育提高了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激励了全国各族人民追求卓越、突破自我。是一个国家富强的重要元素之一,中国梦始终包含着体育强国梦。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在过去的八年里,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更加灿烂地绽放。全社会参与体育的意识增强,人民的体育热情日益高涨。散步、跑步、练拳、广场舞等多种健身形式融入日常生活。

同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奥林匹克运动在社会发展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其提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在中国,到处都有以“奥运会”命名的体育场馆,更注重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里约,从“奥运地铁”到场馆空曲调,从各国国旗到排球、举重器材、对讲机、比赛用荧光棒等拉拉队产品,里约奥运会成了“中国制造”的展示橱窗。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体育强国梦始终并将更加紧密地与指日可待的中国梦联系在一起。

© 版权声明
好牛新坐标
版权声明: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