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各位网友带来的资讯是:清华大学教授王志华: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人才荒”现象短期无解,到 2025 年将再增加 4.5 倍人才 详情请欣赏下文
11 月 20 日下午消息,2021 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期间,清华大学长聘教授、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王志华发表题为《简论集成电路产业及技术发展》的演讲,王志华指出,集成电路是工业的基础、产业的核心、安全的保障,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从技术的发展还是产业需求角度,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技术都是不可替代的,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人才荒”现象短期无解,到 2025 年将再增加 4.5 倍人才。
在王志华看来,无论是计算机还是人工智能,他的核心都是计算,再往下一层其实是硬件的算力,人类所需要的任何计算其实都可以通过计算晶体管的互联来实现计算,这使得集成电路产业的需求一直旺盛。
此外,在供给方面,王志华还看到,单位晶体管提供服务的价格其实非常便宜,“目前一款智能手机的芯片其实只需要 3 美元,但是他支撑了我们所需要的几乎所有计算,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计算机提供服务的成本非常低,很难被替代。”王志华表示。在他看来,对于国内而言,在全球科技产业竞争越来越为激烈的当下,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仍有极大的空间。
据王志华介绍,集成电路的制造是一个费时费钱的过程,一条 28nm 晶圆的制造工艺从启动生产到最终交付需要经过 700 道工艺,在线上跑大约 200 公里,一百多天,这导致他的产业生产过程非常的漫长,集成电路的产业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需要长期发展,循序渐进。
王志华指出,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第一条路是计算产品小型化与智能化发展过程催生的低功耗、性能优的芯片产品设计路线,第二条路是把非电子化的产品变成电子化。“在科学技术史上,与微电子竞争的技术从来都是失败的技术。”王志华表示。
2020 年,中国芯片产值大约为 550 亿美元,进口芯片大约是 3500 亿美元。按照国家规划,到 2025 年中国大陆芯片自给率需要达到 70%,按照电子信息产业对芯片总需求增量估计,大陆芯片产品计划产值约 2450 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大陆从事集成电路人才的数量,大约需要增加到 2020 年的 4.5 倍,在他看来,短期中国集成电路人才缺少的现象短期内无解。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是路途是曲折的。”王志华表示。在他看来,国内集成电路的发展,应用需求是创新的源泉,坚持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