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鸡婆一条街在哪的简单介绍

采访选录四

原人民解放军总后政委李聚奎(1904.12—1995.6)开国上将郑州鸡婆一条街在哪,湖南安化人。在采访时,他骄傲地说:“黄军长英勇善战,屡建奇功,不愧我红军的一名杰出的将领。”

1977年12月1日-2日,我和谢秉忠同志(已故)应约前往北京广安门白广路头条1号总参三招待所,拜访原中央委员、解放军总后政委李聚奎将军。因为,我们曾在彭副总长家里见过一面,他十分和蔼地说:“我们是第二次见面了。”一位身材魁梧、慈祥可敬的军首长站在眼前,我们感到特别的亲切和温暖。

李政委首先简述了自己的战斗历程后,爽朗地追述说:“1928年10月,红五军集结在黄金洞进行整休。那时,公略同志年近30岁,担任第二纵队队长(司令员),身穿一套灰色斜纹布的中山装,戴着大盖帽,肩上挂着一支驳壳枪,精神抖擞。我们28团有个年仅19岁的卓雄,当上了连长。每次军部开会,小连长毕恭毕敬地向黄司令敬个举手礼,公略同志就用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小卓的脑袋,满面笑容地说‘小连长,你来了,请坐。’1929年5月,我在红五军三纵队八大队任大队长,奉命从江西永新回到湖南平江、浏阳,与黄公略同志率领的二纵队会合。10月,又跟随黄公略同志去永新组建红六军(后改称红三军)。黄公略任军长,我在该军三纵队九支队任支队长。之后,就一直在黄军长身边工作。”

“在转战千里的湘赣边区和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战斗中,黄军长领导红三军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龙岗之战),活捉了敌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生俘了张辉瓒警卫营的全体官司兵郑州鸡婆一条街在哪;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红三军秘密设埋伏,居高临下,包围了驻富田的敌军公秉藩28师,一举捣毁了敌人的指挥机关。毛泽东同志曾在《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词中赞扬‘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从此,黄公略和他率领的红三军就有了‘飞将军’的美名;第三次反围剿战役中,红三军独战老营盘,乘胜穷追猛打,歼灭了敌蒋鼎文的一个独立旅。当时,朱总司令、毛总政委听后高兴地笑了,连声说:好郑州鸡婆一条街在哪!打得好郑州鸡婆一条街在哪!黄公略打了个大胜仗。”

“黄军长生活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在东固集训时,敌军重重围困,封锁供给,我们生活极困苦,他号召我们自力更生,苦渡难关,我们团一面备战、一面找粮。一个连每餐只有一升米,我们就发动战士上山拔笋子,下田拾田螺,把一点点米磨成粉末,与笋子、田螺拌在一起,煮成一大锅稀糊糊充饥。有一天,朱总司令和黄军长带领全军团以上的干部100多人,来到我团检查工作。我是团长,作为东道主,就请他们同我们一起共进一顿‘美餐’。我随即在背后与贺连长打招呼,先让检查的人吃,你们再想办法吧!贺连长满口答应了。连部炊事班同志抬了一大锅稀糊糊出来,检查的同志每人盛了一碗。我举起那只碗高声呼道:‘对不起各位,今天没有好的招待,请大家吃一碗没有盐、没有油的战地大杂烩。’朱、黄两位首长连声说:‘好吃,好吃!山珍海味,笋螺宴。’餐后朱总司令和黄军长才发现,他们把三连战士的中饭吃了,怎么办?沉思片刻,决定自己动手下田去拾田螺。这天夜里,朱总司令和黄军长赤脚下田。同27团的战士一起,举起点燃的松油柴,在广阔的田野里忙着拾田螺!经过一夜苦战,大伙儿把拾的田螺倒进了一个大木盆里。从此以后,黄军长与朱总司令同战士们一起拾田螺的故事,在东固乡村广为传颂。”

“公略同志英勇善战,用兵如神,悉心研究战略战术,他曾写过《论游击战术》一书,主张‘神出鬼灭,声东击西;彼集我散,彼散我集;昼伏夜击,化整为零’。并将这本书印发给军内做训练教材。黄公略总结的上述游击战术法,几乎与毛委员、朱总司令在井冈山创造的那个‘敌进我退’的十六字诀是异曲同工。它已成为我红军初创时期游击战争史上的一份重要的史料。”

采访选录五

原红三军参谋长陈奇涵(1897.8—1981.6)上将军衔,江西兴国人。在采访时,他激动地说:“黄公略同志,大义灭亲,视死如归,公略精神与世长存。”

1977年11月29日,在北京采访。黄公略将军的女儿黄岁新同志陪同我们拜访了原红三军参谋长、后任军事法院院长陈奇涵将军。

陈奇涵院长已是年迈八旬的老人,行动十分缓慢,只能靠在睡椅上,与我们慢慢的交谈。他老的记忆力还好,细声细语地对我们说:“我是赣南人,最初我是当乡长,配合红军打游击,打下吉安之后,我就在红三军当参谋长。我与黄公略同志一起战斗,粉碎敌人先后多次围剿。他打仗很勇敢,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中有‘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之句,就是对他的高度评价,这是众所周知的。”

“现在我只谈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两件事:一是大义灭亲,对党忠诚;二是革命有功,视死如归。”

“关于‘大义灭亲’的这件事。当时,在中央苏区民间早已传为美话。记得1931年6月16日,黄军长的老兄黄梅庄,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劝黄公略‘归正’,假装正经地窜入苏区建安,被彭德怀部下抓住,经过审讯后,立即打电报向毛主席、朱总司令请示。毛主席慎重考虑后,通过总参谋处,连夜又电告黄公略同志,征求他对自己老兄的处理意见。这时,已是夜深人静了,黄公略已是几次提起笔,又几次放下了。他背握着双手,在屋子里不停地走来走去,他头脑里愤怒、仇恨、痛苦、急躁等极其复杂的思绪在激烈的争斗着,就像一座火山似的快要爆发了。当时,我看在眼里,也急在心头,便向黄公略同志提出,让我代为给中央复信吧,被他断然拒绝了。”

“公略同志理直气壮地说:‘在大事面前,我绝不能回避,也绝不能感情用事,自己必须做出正确的回答’,他奋笔疾书,立即给中央军委写了复信。现在我只记得信中有一句话:‘一刀两断’。他旗帜鲜明地向毛主席、朱总司令表示了自己的革命立场。这件大义灭亲的事实,充分说明了公略同志的立场是坚定的,斗争性也是很强的。”

陈老还追述了公略同志血洒六渡坳的情景:“1931年9月15日中午,天气晴朗,部队正在转移,到达东固附近六渡坳时,突然遇上几架敌机袭击。当时,公略同志和先头部队早已隐蔽起来,正在这时,他获悉七师部队还在行进中,立即跳出坑道,指挥该部迅速隐蔽反击。顿时,一架疯狂的敌机投下了罪恶的炸弹,公略同志不幸身负重伤,血流如注,危在旦夕。‘快、快、快快,快组织抢救,’我和卫生队队长钱壮辉迅速扶住黄军长,火速送战地军医处抢救……但由于他伤势过重,且医疗条件又极差,经多次抢救无效,黄公略同志于当日下午7点30分与世长辞了。”

郑州鸡婆一条街在哪的简单介绍

黄公略牺牲后,毛主席悲痛万分,含泪拟了一首长挽联: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采访选录六

高书官同志(1914—1985),曾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江西吉安富田人。他无限深情地说:黄军长真是一个好党员、好干部、好指挥员,是我的好领导、我的好首长。

1978年6月22日,我县访问者专程去郑州金水桥招待所拜访了高书官同志。

他说:“我是1929年冬,调来红三军黄公略军长面前当勤务兵。当时我只有十三岁,在他身边工作约两年的时间,一直到他牺牲时为止。如今虽离开他四十八年了,但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很深刻的。他的特点是对党忠诚,他和毛委员、朱总司令关系非常密切,经常到毛委员那里去,我就陪同去过两次。毛委员也到黄军长这里来过几次。毛委员对黄公略很器重,毛委员写的东西还给黄军长看。我记得毛委员起草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即古田会议决议)就交给黄公略看过。黄军长对毛委员、朱总司令更是尊重,他亲笔写的东西,就要我去送给毛委员、朱总司令看,对他们提的意见和作的指示,执行得很坚决。在生活上,他们更是互相关心,黄军长喜欢吃辣椒,而毛委员也喜欢吃辣椒,黄军长好几次搞到辣椒,都要我去送一点给毛委员。他们到一起,有说有笑,亲密无间。”

“他待人态度和蔼、谦虚、谨慎,爱护干部、关心战士。我没上过学,可说一字不识,‘中国共产党’几个字,就是他告诉我写的。他还送过一本小学《国语》课本给我,我一直保存到长征过草地时才丢掉的。红三军是由地方部队改编,干部队伍比较复杂,由于他的耐心教育,注意做政治思想工作。他是三军军长,又是三军代表(即政委、常委书记),他经常对干部和战士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大讲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和前途。坚定大家革命的信心和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几十年来,我跟着党,跟着毛主席,从井冈山到长征,到延安抗日,解放全中国,抗美援朝,一直到现在坚持革命,是与黄军长对我的教育分不开的。”

黄军长身边虽然有我们一个勤务兵,一个传令兵,一个挑夫,一个炊事员。我们本应来都是为他的战事和基本生活服务的,但是他从来不愿给我们增加多的麻烦。他总是劝我们休息。他吃饭很简单,喜欢青菜、辣椒。他有时跑到连队吃饭。打起仗来,一天也不吃饭,我用饭盒装着追着他走,一天也顾不上吃。他穿的衣服几个月不换洗,有的一直穿成了烂布筋。晚上睡觉,经常不脱衣服,不洗脚,保持浓厚的游击战争生活习惯。并语重心长地对战士们说:“今天,我们艰苦斗争,就是为了打下江山,替子孙后代造福啊!”

他和群众的关系密切。每到宿营地,就找群众开座谈会、谈心,群众很爱戴他,有些老表经常给他送东西,如鸡婆鸡蛋之类,群众都交给我,黄军长是坚决拒绝收的,这使我很为难情。在兴国,一次老表送来一只母鸡,我见军长成天操劳战事,生活异常艰苦,身体日益瘦削,我把母鸡交炊事员蒸了给他吃。他问鸡是哪来的。我撒谎说是买的,他问钱是哪来的,从哪里买的,一点一点地追根,我答不上来,后来查清以后,把我严厉的批评了一顿,并要我保证以后不要再犯此类违反纪律的事,同时,他把这只煮熟的鸡端到连队战士们的大锅里,让大家一块吃。黄军长就是这样地严格要求自己的。

黄军长的最大特点是特别爱学习,他的书比衣服行李多。我有一个大袋子是专门为他背书的,行军、打仗的空隙时间就要看书,晚上看到好夜深,我们催他也不睡。他爱在书上打记号和批语,他看过的书,打满了各种记号和批语。

1931年9月15日,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我们部队这天向福建瑞金方面转移,在东固地区的张家坝,突然遇到了敌机三架袭击。黄军长为了掩护部队隐蔽,自己不幸胸部中弹。这天,黄昏时,他心脏停止了跳动。在他只有最后一口气时,还询问部队行进情况,并嘱咐大家,一定要坚持斗争,直至最后胜利。

黄军长的尸体,是我和军部警卫班的同志,并找了两个当地老表掩埋的,埋完,大约是晚上十点钟。

1964年,中央军委和内务部谢觉哉同志,通知我去找黄公略的坟墓。因为中央决定,一定要把黄公略同志的骨灰放进八宝山。我们组成了一个工作组,有十多个人,除我以外,还有公安部一个同志,还有科学院专门搞考古研究的专家。临行前,专门请方志敏骨灰组的同志介绍了经验,为了找方志敏有骨灰,花了三个多月时间,最后找到了一根骨头。中央这次也下了很大决心,认为无论花多大代价,也要找到黄公略同志的骨灰。我们到江西吉安东固搞了近二十天时间,放手发动群众,坟址还是找到了,骨灰没找到。我分析是红军长征后,苏区人民出于对黄军长的爱戴,怕国民党来毁坟,有意将坟转移了。究意转移到了什么地方,后来谁都搞不清楚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山河面貌发生了大变化,原来的坟址无法找到了。但是,根据我的记忆,还是在原址地域进行了挖掘,终于找到了一颗子弹壳。后经分析辨认,是马牌手枪子弹壳,正是黄军长生前用过的马牌手枪,后来,将这颗子弹壳交给了中央军委。

还是黄军长的遗愿非常灵验,“就把我埋在东固,我喜欢这里的山和水。”黄军长要永远和东固的人民,东固的青山绿水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郑州鸡婆一条街在哪的简单介绍

东固常在,青山绿水常在,黄公略将军永存!

44年后的今天,我们曾经拜访的几位年高德勋,功勋卓著的老将军早已先后与我们永别了。现在,笔者留下来的就是记载着“飞将军”黄公略戎马生涯的这本采访记录,弥足珍贵。每每翻阅,总是感慨万千。我们一定要百倍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幸福生活,传承革命先烈们的遗志,发扬黄公略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笔者时年89岁,党龄66年

湘乡一中退休教师

联系电话:13973238463

写于2021年8月10日

© 版权声明
好牛新坐标 广告
版权声明: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