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自闭症邹小兵在哪,一个最核心的话题是邹小兵在哪:自闭症儿童应该如何教育和干预邹小兵在哪?自从1925年邹小兵在哪,自闭症在苏联被首次报道以来邹小兵在哪,科学家、医生、康复师、自闭症孩子家长,从未停歇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索。
几天前,大米和小米也发出一则征集“你认为自闭症康复干预的核心是什么?”
随后,近70位家长、康复师参与讨论,社交沟通、生活自理、语言、认知、社会规则都是呼声极高的干预重心。
▲▲▲
而在中国,大多数干预机构长期秉持的干预理念是“重认知”和“扬长避短”。
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是社交与沟通,这是他们难以逾越的障碍,但因为“难” 我们是不是就放弃这个核心?或者把它放在次要位置上?
邹小兵教授认为,自闭症的核心障碍就是社交,如果自闭症不训练社交,就像智障避开认知训练,如果脑瘫避开运动训练,那岂不是天下笑话!
近期,他和一大批专业人员提出,自闭症的早期干预应该是“扬长克短”,抓住“核心”!
我们认为,“克”是攻克社交与沟通障碍,但每个孩子基础基础不同,社交障碍最终不等于会克服,而是以此为目标,是一个动态化、阶梯式前进的过程。
同时,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一定要去发扬,自闭症儿童的长处还可以成为攻克短处的媒介。
但怎么来“扬长克短”,如何来抓住“核心”?
什么样的干预方法能实现这个目标,同时又是中国自闭症儿童所需要的?
2019年10月18日下午,大米和小米RICE体系发布会上,邹小兵教授首先作了解读。
自闭症儿童应该如何教育与干预?
口述/邹小兵
大米和小米儿童成长中心研发总顾问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
广东省儿科学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组长
自闭症儿童应该如何教育和干预?
过去几十年,随着对自闭症认识水平的提高,随着科学家、心理学家、医生的不断努力,在发达的欧美国家,已经逐步建立起各种各样被认可、被推崇的自闭症干预方法。
早期丹佛模式(ESDM)、应用行为分析(ABA)、关键反应疗法(PRT)、社交互动交互支持(SECRTS)、共同注意模式(JASPER)、地板时光(floor time)、自然情景下结构化社交行为干预(BSR)等等,都是当今比较符合我们对自闭症认识、比较好的干预模式。
中国的自闭症干预现状
中国的自闭症干预现状又如何呢?
我们先说说康复机构。
现在,无论哪一个机构,都声称已经引进、学习、掌握和使用各类先进的自闭症干预技术,但它们通常缺乏自己的理念、宗旨或方法。
同时,我们看到这些机构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是特别重视感统、认知、语言、运动、音乐、自理等能力的发展,对社会交往这个核心只是说“会重视”,事实上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体现;
第二,特别强调个训、桌面干预,而家庭和自然情景下的干预没有得到落实和体现。
接着我们再看看医院——中国的医院接诊到自闭症患者后,大多数情况下会做什么?
中国大多数医院依然坚守着过去50-100年间被认为行之有效的生物医学模式——治愈疾病、消灭疾病。
落实到自闭症,就是要消灭自闭症、治愈自闭症。
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听到某某国家、某某实验室又发现了新手段、新疗法,各路报道的吹捧让很多自闭症家长感到兴奋,备受鼓舞。但是这种东西实在太多了,不管是现代生物学疗法,还是传统医学、器械治疗、高科技疗法,各路神奇疗法层出不穷。
一个现实是:直到今天,面对自闭症等发育障碍疾病,在生物医学领域,我们都没有看到太大的曙光。我们改善自闭症,依然是以行为疗法、教育干预为主。
最后说说人员配置。
发达国家经过长期实践,建立起了一个较好的自闭症干预机构人员架构模式。
首先是精神科医生或发育行为儿科医生,最先接触患者,诊断患者,并启动后续的治疗和干预。在中国,自闭症诊断和干预首先也是在医院系统里面诞生出来的。
接着,自闭症患儿来到机构。一个理想的自闭症干预机构,应该有这些人组成:言语病理治疗师、行为治疗师、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和志愿者。
自闭症的各种干预模式,大都由这些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建立起来。
我们希望中国也尽早出现这样一种模式,但由于中国医学教育滞后,大学、医学教育、师范教育,都还没有培养出足够的人才。
这就是目前的瓶颈。
中国的自闭症儿童需要什么?
总结国内外现状,尤其是中国干预情况后,我们一直在思考:
国外一些模式的确不错,的确有很多方法能够改善自闭症孩子情况,甚至让一些孩子有了很好的未来。
但是,这些模式搬到中国来,仍然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 文化问题,养育孩子的文化背景不同;
2 国情问题,中国虽然GDP世界第二,但是人均GDP还是比较低,社会福利、家庭经济状况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
3 国外很多研究都有知识产权。
……
深入思考这些问题之后,我们认为,我们应该,我们也有能力,建立起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文化,同时又有我们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自闭症干预模式。
这种模式,它离不开科学,它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RICE应运而生!
注:RICE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自闭症干预康复体系,由大米和小米发起,邹小兵领衔,郭延庆、袁巧玲、曾松添、石荟、张韶霞、李月裳、李淑娥等国内外一流专家合力打造。
自闭症早期干预如何做到
“扬长克短”,抓住“核心”?
RICE作为中国本土的自闭症康复体系,它提倡早期干预要“扬长克短”,抓住“核心”。
我们到底怎么才能做到我们所提倡的?
我们把RICE四个字拆分开来看:
R
R——Relationship based
以关系建立和社交沟通为基础,注重建设儿童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与沟通。
世界范围内,自闭症干预普遍没有重视社交。即使号称社交,很多也没有提出社交元素!这是为什么疗效不好的原因!
一个大学生为什么会在课堂手淫,不是躯体能力,也不是语言智力问题,是社交元素中的荣辱出了问题。
严重自闭症生活不能自理,也不主要是智力问题,而是行为问题,而行为问题的根源还是社交问题。例如,为什么离开座位,就是缺乏趋荣避辱能力。
自闭症以社交障碍为核心表现,我们务必以社交为中心进行干预。世界各国经历多年探索,殊途共归,都认为自闭症干预一定是要以社交为中心,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具体什么叫Relationship-based(社交阶梯)?
这是一个通俗易懂的版本。
家长可以听懂的表达就是,孩子在不同年龄、能力阶段需要教不同的社交能力:
孩子在1岁左右,需要能够看、能够指、能够应、能够说、会点头、会参照……
这对一个1岁到1岁半的正常发育儿童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但很多自闭症孩子在这个年龄,甚至年龄更大的时候,依然没有达到这种能力。
那是不是就没有办法可教了?
我们可以从最初级教起:你叫孩子,他能够给看你一眼;你问他“爸爸在哪”,他能够用手指一下;你问他“要不要吃糖”,他要可以点个头。这些能力都需要训练出来。
等孩子到了2岁、3岁、4岁甚至更大,社交能力也要不断进阶——
他们要表示喜欢、要分享、要交换、要炫耀、要得意……
一个孩子如果能把280块的积木搭好,他至少应该抬头望望妈妈,“妈妈你看,我很棒对不对。”
但自闭症孩子搭好积木之后,往往是重新推倒,再搭一遍,面无表情,非常淡定。我们不需要这样的淡定,我们希望他望一眼,学会炫耀得意。
自闭症孩子同样也要习得一些复杂的情绪,他要懂得生气、撅嘴、妒忌、妥协、让步……
随着他们进入幼儿园,他们要懂得合作、竞争、对抗、分享、轮流……
慢慢地,他们要懂得对话、聆听、提问、回答、请求……
当一个孩子真正走向社会,他应该知好歹、知安危、知亲疏、知荣辱……
我们认为,知荣辱是自闭症训练的最高境界,一个人活这个世上,基本上是趋荣避辱的一生。
一个孩子就像一棵树,我们要让这个树结果,这些果子就是我们在自闭症干预过程中的一个个目标。
我们最高要达到的是知荣辱、知亲疏、知好歹,这是长在最上面、最珍贵的果,自闭症训练的方向也应该是这个。
I
I——Individualized
个性化课程定制,是实现科学干预的起点
自闭症儿童康复有一个最高境界——个性化的干预。
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针对每个孩子的教育也不能完全相同。自闭症的孩子更是如此,这个孩子是无语言的,那个孩子是滔滔不绝的,不能用一套模式,一种方法,一个程序去训练。
个性化怎么实现?
个性化首先来源于评估。孩子确诊之后,不是马上干预,而是要先评估,评估有很多种,障碍评估、智力评估、语言评估、行为评估、情绪评估……不仅仅孩子要评估,我们对家庭资源、生态系统也要评估。
事实上,光靠一个机构,一个医院去实现个性化干预,远远不够,家庭和自然情景是个性化干预的绝佳场所,父母最了解孩子,家庭干预的个性化可以达到最高程度。
C
C——Comprehensive
行为干预+语言+认知+情绪调控+生活自理+运动发展+儿童心理学
虽然我们强调社交为干预核心,包括情绪调控、行为管理,但RICE是综合全面的干预体系,我们照样会对孩子的语言、运动、日常生活、自理、学业进行干预。
一个孩子的社会交往体现在活动之中,孩子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所有时间我们都可以对他进行干预。
全面指包含了各种活动——学习、生活、游戏、休闲……
包含了各个地点——桌面、地板、户外、室卫、客厅、卧室、卫生间……
全面还意味着全员参与,自闭症干预不是一个人的责任,爸爸、妈妈、老师、兄弟、姐妹、祖辈、同学、伙伴都应该成为干预的成员。如果社会足够友善,足够接纳,我们甚至希望所有与孩子有交集的人,都可以帮助我们,成为友好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
全面还有一个含义——我们会综合世界各国先进的技术,把有用的东西拿过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是RICE将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E
E——Engagement
治疗师和家庭全情投入,共同致力于儿童的发展
自闭症干预这个事业,需要全情投入。
Engagement,是非常传神的一个字,意味着两个人总是在一起。
我们希望家庭干预,亲子之间要全情投入;学校干预,师生之间要全情投入。同时,还希望老师和家长之间也有很好的交流,是真正的全情投入,这样的全情投入能保证我们干预的强度。
我常常跟自闭症孩子家长说,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在没有学到相应的知识之前,你首先可以做一件事情——让孩子与你总处在密集的、一对一、快乐的互动情景和活动之中。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就可以发现孩子有很大进步,如果你再专业一点,孩子的进步会更大。
那在早期的家庭干预中,家长应尤其注重哪些操作方法?
如何把握方向与核心?
家长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又怎么运用到自然情景和家庭环境下?
下期
邹小兵教授将继续讲解
《居家情境中,RICE理念的运用与实施》
▲▲▲
整理 | 春桃 编辑 |当当
图片| 大米和小米 内容顾问 | 孙旭阳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