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重庆市工商局局长陈述,上海市工商界代表会议召开,代表们步入会场
1949年8月27日,上海《商报》报道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会成立“上海工商界历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1949年8月27日,上海《商报》头版以“上海工商界历史上最光荣的一页”为题,报道了工商联筹备会的成立。此刻,全国尚未完全解放,上海解放才不过3个月。商店需要营业,工厂需要开工,社会秩序尚在恢复之中。选择这个时机,组建上海工商团体,不论从协助政府辅导私营工商业,还是恢复企业正常运行,保持社会稳定的意义上说,无疑都为新政权的巩固和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两个市级工商团体,三百余个同业公会
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相继告捷,天下大势,渐显明朗。1949年2月,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名义致电负责解放江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重庆市工商局局长陈述:“今后将一反过去二十年先乡村后城市的方式,而改变为先城市后乡村的方式。”得天下已成定局,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重点考虑如何治天下了。3月,在西柏坡的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重庆市工商局局长陈述:“召集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此时,毛泽东所说的召集政治协商会议已经按计划在进行之中。各地各界民主人士相继聚集北平,上海工商界耆宿陈叔通、盛丕华、俞寰澄、包达三等也陆续抵达北平。工商界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界别,开始参与新的政治协商和筹备民主联合政府。
人民解放军于4月23日占领南京,5月3日占领杭州,5月27日解放上海。国民党政府撤离上海时曾派军队运走了大量的黄金和美钞,并劝说工商界上层将资金和产业转移海外。上海原有1800多家外资企业,到1949年5月已减少到910家。此时的上海有2个市级工商业团体:一个是上海市工业会,另一个是上海市商会。上海市工业会是1948年8月22日成立的,未满周岁,便寿终正寝。上海市商会历史则比较久,它是沿袭清末民初上海总商会于1930年6月改组而来。市工业会和市商会合计有337个同业公会。然而,在这337个同业公会中有十分之一处于停顿状态,实际运作的为303个。
新生的人民政府召开工商界座谈会
据1949年8月上海市军管会财经接管委员会工商处一份材料透露:“对于工商团体,我们采取稳重的态度。在未成立合法组织以前,采用个别来往的方法。” 确实,军管会接触的是工商界人士,而没有理会工商团体。
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与工商界最早公开接触是6月2日在外滩中国银行四楼举行的茶会。这个会从下午2点一直开到晚上7点半,5个半小时。市长陈毅、副市长潘汉年、曾山、韦悫出席。参加的金融工商产业界人士除在北平参加新政协筹备的黄炎培、陈叔通、盛丕华、包达三以外,也基本囊括了在沪工商界上层人士,如:王志莘、孙瑞璜、郭棣活、荣毅仁、陈巳生、徐永祚等80余人。陈毅市长在会上阐述了人民政府的工商政策,他说:“遵奉毛主席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原则,(我们)脚踏实地、努力做去,希望产业界人士通力合作,建设新中国。” 他说愿倾听产业界的建议。胡厥文、蒉延芳、刘靖基、俞寰澄、经叔平等13人在这个会上先后发表意见。大致的意思是:上海工商界过去受不正确宣传蒙蔽,对共产党确实抱有相当疑惧。自从《商报》刊载中共各项工商政策以后,始获了解。上海解放,证实了各项工商政策。于是一变过去疑惧心理,满怀希望,深信产业界必定真诚拥护人民政府,随时随地作贡献。发言的代表也列举了产业界关于原料、销路、运输、劳资问题等困难,谈及过去的情形、目前现状、未来展望。
这次会议给上海工商界的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参加会议的工商界人士在日后的回忆文章里,无不提到这次会议。可见它的意义之深远。
31名工商界代表联名提议筹组工商业团体
上海解放后。5月31日,上海总工会筹备会成立。不久,学联会宣告成立。6月26日,民主妇联筹备会再告成立。此时,唯独工商界团体尚在酝酿之中。其中原因当然很多,包括一些主要人物在北平筹备新政协。待黄炎培、陈叔通、盛丕华一行回沪,一时工商界先忙于劳军捐献运动,筹组工商界团体的事虽有酝酿,但一直搁到上海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8月5日,即上海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第三天,也是会议的最后一天。位于复兴中路、陕西南路上的逸园饭店,会场聚集着600多名代表,会议顺着前一天的议程,继续请各位代表发言。会议主席潘汉年作简单开场白后,朱承中、郭春涛、蓝茜、曹漫之、陈时璋、潘以三、石挥、赵朴初、蒋文焕、边矢正、沈默、姜秀琳、何能等代表相继发言。等他们发言完毕,工商界代表盛丕华上台发言。
盛丕华的发言开门见山,提出组织工商业联合会的建议,首先指出成立这一组织的必要性,他说:“上海解放2个多月,总工会、学联会、妇女会等团体相继成立,但工商界没有组织。关于政府的政策宣传,法令的解释,工商界的情况陈述,都非有这个组织不可,而且要配合反封锁的工作,尤须有这个组织。”回顾旧有商会的弊病,他说:“唯从前系商会与工业会两个机关,我觉得工商业是不能分开的,事实上亦难分开。何况两个机关是浪费人力、浪费财力,故以一个机关为宜。”考虑到上海刚从国民党政府手中夺过政权,千头万绪,立即成立这样一个组织时机还未成熟,盛丕华提出一个过渡方案:“在正式成立工商业联合会之前,拟先组织筹备会。筹备会委员在现时军管时期请由军管会与市政府聘请。”盛丕华的发言,实际上是一部分工商界代表“请组织工商联合会”提案的说明。这件提案的提议人除盛丕华以外,还有姜鑑秋、王志莘、项叔翔、严諤声、刘靖基、杨立人。其中姜鑑秋是卷烟皂烛火柴公会常务理事、王志莘是新华信托储蓄银行董事兼总经理、项叔翔是浙江兴业银行总经理、严諤声是市商会秘书长、刘靖基是安达纱厂董事长、杨立人是毛纺公会常务理事。这份提案的连署人有:吴羹梅、黄玠然、毛啸岑、都樾周、包达三、张絅伯、胡厥文、强锡麟、俞寰澄、陈叔通、陈巳生、吴振珊、胡子婴、蒉延芳、沈子槎、乐辅成、徐永祚、马荫良、朱鸿仪、沈日新、何萼梅、洪念祖、诸尚一、王性尧。提议和连署的代表合起来有31位之多。
参加上海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有650多人,其中工商界代表有150多名。工商界代表中提案人占了工商界代表的五分之一,应该说是有分量的。但是参会的也不乏旧商会和工业会的理事或常务理事,听了盛丕华发言后,他们有的表示赞同,也有的表示不理解。不理解的理由也很简单,工业会好不容易从商会中分离出来,成立不久。常言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商会和工业会分有几时?又要和了,觉得工商界在抗战胜利后为振兴制造业而努力的成果都付之东流了。
周恩来批语:“以成立工商业联合会为好”
“请组织工商联合会”案在第一次各界代表会议上通过以后,中共上海市委即致电中央,内容大致是:上海将成立合法工、商业团体,在组织形式上分开与合并各有好处,分开成立商会与工业会的好处是能适应商业与工业的区别,合并成立工商联合会的好处是:一、便于统一领导。二、对商业而言,可增加产业家的比重。三、更彻底地打破国民党原来的机构。中央对此事如何决定请速指示。
8月7日,周恩来同志在中共上海市委的这份电报上批语:“即送薄阅复。以成立工商业联合会为好。公营企业主持人员也要参加,但不要占多数,以利团结并教育私人工商业家。” 在正式回复电文时,周恩来为了将意思讲清楚,又补充了一段:“但公家人员加入者不要太多,以免私营企业家因公家人占多数不便讲话而裹足不前。工商业联合会重心应是私营企业,工业较商业比重应逐渐增加,公营企业主持人之参加,在各地亦应随各地工商业联合会之发展逐次增加,以便不占多数而能起推动其进步的作用。” 周恩来批语实际上是表达了中央的意思。文件起先只回复上海市委,后来周恩来在“上海市委”后补充了“并告各局各市委”,各局是指各个大局 ,如华东、华北、东北等局,各市是指各大局所属的地方城市,如北平、天津、大连、青岛、重庆、武汉等地,对全国各地组织工商业团体有普遍指导意义。这份重要电文出自于新近出版的《周恩来电文函件》,是一份新史料。对于我们研究新中国工商团体的组建有着重要意义。
话说回来。市委得悉中央电文的回复,派军管会工商处负责协调办理。然而,军管会工商处协调最难的问题当数人事问题。军管会根据中央的精神,认为:虽是工商业团体,聘请对象以私营企业为主,可不能没有国营企业,人数比例不一定大,但是经济比重要占一定的优势。经过两周的酝酿,8月19日下午2时,许涤新召集工商界人士,具体研究工商界联合会组织发起问题,讨论设立组织的名称和任务。会议确定组织名称为“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备阶段的任务是接管旧上海市商会和市工业会,整理工商业同业公会,起草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组织章程,领导全市工商业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项具体工作4项,推选盛丕华、胡厥文、蒉延芳、刘靖基、卢绪章为召集人,决定8月26日假外滩中国银行4楼召开成立会。
8月26日下午,工商联筹备会成立会议如期召开。参加会议的筹备委员、军管会首长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来宾,共计有百余名。召集人之一胡厥文首先报告工商联筹组的经过。接着,会议通过主席团名单,主席团由盛丕华、卢绪章、胡厥文、蒉延芳、刘靖基、陈巳生、荣毅仁、孙晓村、项叔翔9人组成。在盛丕华致开幕词后,潘汉年副市长首先代表人民政府祝贺上海市工商联筹备会的成立,指出:“工商联筹备会的成立,产业界有了自己的组织,以后可以通过筹备会具体商量解决各种问题。”并说:“政府一定支持这一组织,同时号召全上海的产业界拥护这个筹备会”,“希望筹备会在最短时间内推选出能为大家服务的各同业公会的负责人,以便产生正式的工商业联合会”。
许涤新随之讲话,此时许涤新的身份是新设立的上海市工商局局长。他说:“上海是中国第一大都市。解放以后,政府很快与工商界取得联系,开了好多次座谈会和专业会议,但因为上海的工商界没有一个组织,总免不了感到不便。工商界方面,亦因为没有代表自己的合法团体而感到困难。现在好了,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会成立后,人民政府与工商界就有了一道桥梁,可以亲密地联系起来了,这非但是工商业界的大事情,同时也是人民政府进入上海以后的一件大事情。”会场里筹备委员们听了这番话,深感言语真切,点头称赞。
会议中间,陈毅市长、沙千里副秘书长等从卢家湾法商水电公司职工成立大会赶来参加,人们以热烈的掌声迎接首长的到来。陈毅市长作了极简单的讲话:“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会,联合了公私营企业,完全是遵照公私兼顾的政策,希望从筹备会到正式成立联合会,都能多代表私营企业的困难和意见,提供政府,给政府参考,俾政府能发挥力量,所以希望各业尽量大胆发表意见。”
陈市长致辞完毕,会议互选王性尧等23人为常务委员。会议还选举出主任委员盛丕华,副主任委员胡厥文、荣毅仁、卢绪章。
从5月27日上海解放,到8月26日上海市工商联筹备会成立,上海工商团体经过中央、市委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工商各界的努力,终于组建而成。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上海市工商联筹备会完成了接管旧商会、工业会,整理各同业公会等各项任务,于1951年2月召开上海市工商界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