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市东作在哪里,古时因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周置桐国。1989年8月,安徽省政府公布桐城为“历史文化名城”。今日走进老城尚存的街道,古朴的市井气息迎面扑来,耳边是老居民们的闲聊声,远处悠悠飘来小巷里的小吃香……图东作在哪里:桐城北大街。(运营、编辑、摄影东作在哪里:束文杰)
从桐城中学大门出发,向东进入北大街,大约四百米街东口正对老城东作门。
桐城,旧有隋同安土夯城,颇具规模。据《皖志述略》《桐城县志》载:宋、元县治两徙,历代迭遭战火,土城顷圯。明万历三年(1575),知县陈于阶,邑人户部待郎盛汝谦,河南布政使吴一介营建砖城,周长三公里,城高12米,雉堞1673垛,城门楼六座,东曰“东作门”东南曰:“向阳门”,南曰:“南薰门”,西曰:“西城门”,西北曰:“宜民门”,北曰:“北拱门”。
古城,西北负山,东南瞰河,正园形城池,国内罕见,礼部尚书翁大立为之勒石撰记东城外。明崇祯八年(1635)张献军农民起义军攻城未克。故有“铁打桐城”之称,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破城,并以县署(现公安局)作运筹决策之所,民国二十八年(1939)因避日寇空袭,县长罗成钧下令拆城。
今城墙虽毁,城基犹存,辟为长2250米,宽10米,光滑平坦的“环城马路”,交通称便。2008年,桐城市政府出资在原址重建东作门。
在东作门附近,是龙眠河公园。东作门东侧,是新建成商业街,以徽派建筑为主调,但又不乏现代气息点缀。
商业街东口,是桐城的“母亲河”——龙眠河。西起颂嘉湖,穿城区向东入嬉子湖,纵横县域48公里。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版权声明: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