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碑、观音桥代表了重庆的繁华
洪崖洞将童话里的浪漫带进现实
立交桥、轻轨穿楼令山城又多了几分迷幻
重庆富有特色的多样地域气质
一直深受游客和电影导演的青睐
而除了这些令人称道的重庆之美
你还知道重庆的另一面吗重庆最大的兵工厂?
众所周知
重庆作为战时陪都
战争前沿地区的兵工厂、科研机构、军械库兵工材料库和兵工学校等单位西迁内地
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大后方兵工生产基地
在重庆生产的常规武器
在中国抗战时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也为重庆留下了
不可磨灭的兵工厂历史文化。
重庆到底有多“刚”?
这些隐藏的兵工厂带你重新认识
这座曾经的英雄之城、不屈之城
江北重庆最大的兵工厂,地处交通要塞,层峦叠嶂易于隐藏,又有着丰富的能源供给,因此抗战期间大量兵工厂内迁至此。
10、21、50 ……可别小瞧这几个数字,它们就是兵工厂的名号,为了保密,每一个兵工厂还有自己的代号。曾位于江北并且举足轻重的兵工厂主要有3个。
兵工署第50工厂
代号:务实林场
主要产品重庆最大的兵工厂:三七战防炮和迫击炮
兵工署第50厂的厂徽
像是瞄准敌人的靶子
抗战爆发后
中国军队几乎没有反坦克炮(即战防炮)
中国军队面对日军的坦克“手无缚鸡之力”
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能够生产三七战防炮
真是天大的喜讯
战防炮能够在有效射程中击穿40毫米装甲
而当时日军坦克的前端装甲只有17毫米
显然已经足够了
即便是后来的九七式坦克
其装甲也不过25-37毫米
如果现在去位于江北区郭家沱的望江厂
或许还能寻觅到第50工厂的“遗迹”
望江厂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有着“十里望江,十里画廊”的美誉
一些老厂房还保留着民国时期工业建筑的风格
以及特有的“人”字形山墙
兵工署第21工厂
代号重庆最大的兵工厂:宁和号
主要产品:中正式步枪
厂徽是佛教标志“万”字
似有“以战止战,乃是最大的仁慈”之意
兵工署第二十一工厂前身为金陵兵工厂
1937年由南京雨花台迁至重庆江北陈家馆
1938年奉军政部令改称为第二十一兵工厂
直隶军政部兵工署。
21厂主要生产中正式步枪
和仿造德国的马克沁重机关枪
这两种武器在当时而言
算是比较先进的常规武器
内迁重庆后
第二十一兵工厂规模不断扩大
形成了16个生产单位,共生产19个军工品种
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兵工厂
主要产品马克沁重机枪、捷克式轻机枪
82迫击炮、中正式步枪等
▲中正式步枪
据统计,从1935年到1949年
中正式枪的总产量大约在60万支至70万支
而第二十一兵工厂就独占42万余支
为该枪中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二
后来,中正式枪还用到了朝鲜战场
▲仿造德国的马克沁重机关枪
▲迫击炮炮弹就是在这个21厂分厂厂房生产的
抗战期间
第二十一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弹药
约占全国兵工厂武器弹药总产量的60%
单是步枪
每个月的产量即可装备一个师
为正面战场坚持抗战、
夺取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兵工署第十工厂
代号:忠恕林场
主要产品:迫击炮、照明弹
▲大石坝第十工厂旧址
第十兵工厂旧址位于江北大石坝二村
前身是兵工署炮兵技术研究处,简称炮技处
厂徽是双环标志
兵工厂在抗日战争国共两党合作时期
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3年11月被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
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工厂生产的炮弹
▲1943年造60毫米迫击炮
▲第十工厂生产的照明弹
▲1948年造26毫米信号枪
忠恕沱的老虎沟树林茂密
便于兵工厂隐藏于此
抗日战争期间
大量武器弹药正是从这些
不起眼的防空洞里生产出来
被源源不断地运送至战斗前线
▲第十工厂的山洞车间
此外,在重庆主城还暗藏了一个兵工厂,它跟张之洞和汉阳兵工厂都有关联。
“方今求一千之枪,难于筹十万之饷。”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张之洞在任两广总督署南洋大臣时负责供给武器装备,中法战争中中国的被动,深深刺痛了张之洞。张之洞上奏清廷,以自筹资金的办法办枪炮厂,清廷准许。1889年,为走出窘境,张之洞在广东兴修枪炮厂,后迁址湖北汉阳,更名为汉阳兵工厂。
军政部兵工署第1工厂
主要产品:步枪、炮弹、手榴弹……
在抗日烽火中
汉阳兵工厂经历两次内迁
改称为“军政部兵工署第1工厂”
1940年10月,内迁队伍抵达重庆鹅公岩
新址占地面积2000余亩
厂区占地25万平方米
拥有机器设备1000余台。
长江之畔,鹤皋岩下
摆放着大大小小107个半圆形拱门山洞
在绿树苍翠映衬下显得沧桑斑斓
这里是大名鼎鼎的“汉阳造”在重庆的出产遗址。
工厂管理机构按兵工署统一要求
设有步枪、炮弹、手榴弹、机器、样板、火工、木工等9个制造所
抗战期间
第一工厂共生产步枪13.8万支、山(野)炮弹14.04万发、迫击炮弹48万发、手榴弹110万枚、枪榴弹48万发
占全部抗日兵器的三成。
1957年
工厂改名为“国营建设机床制造厂”
几十年来,为新中国的国防工业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3年
该片区作为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
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存51个防空洞。
2017年
重庆九龙坡与建川博物馆签约
意将抗战生产洞穴打造为
全国首座“抗战兵工”博物馆聚落
这个由旧址中的24个防空洞作为馆址设立的博物馆聚落
于2018年6月18日正式开馆。
拥有兵工署第一兵工厂旧址博物馆、
兵器发展史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
重庆故事博物馆、民间祈福文化博物馆、
中国囍文化博物馆、票证生活博物馆、
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八座分馆。
以上这些简介的介绍文字
未能道出重庆兵工厂历史文化的万分之一
更未能道出中华民族
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精神的万分之一。
这些散落在重庆各处的兵工厂遗址
记录着一段慷慨激昂的兵工岁月
它们融进历史
融进重庆人的血液
成为重庆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资料◎ 上游新闻 江北新闻 建川博物馆 华泰众城
编辑◎ ztm
出品 ◎ 摄程网 优积付客户端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