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分析产业配套还是解读政策如何联系一个企业,皆是旨在为企业提供务实高效的运营服务以实现与入驻企业的双赢。但是如何联系一个企业,在我们前期的分析中,所有的企业需求都是“可能存在”,那如何才能探知企业的真实需求,助力招商工作并为运营服务实现盈利打开通路?
1. 招商运营一体化
在前面的分享中,无论是预估企业需求还是分析企业发展的环境,我们一直兼顾园区招商与运营服务。倒不是我们一个做宣传服务的团队不务正业,而是基于两个重要的原因:首先,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单靠卖厂房实现盈利是不可能的,而为企业提供运营服务获利则符合“两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其次,对入驻企业而言,择址和其他亟需外部力量帮助的问题一样,是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一部分,强行拆分招商和运营对企业而言没有太大意义。

我们甚至认为,既然运营服务是长期可持续的盈利方法,那么招商工作本质上是为了运营服务寻找目标受众,即招商为运营服务,而非某些园区那样将运营服务视为噱头,为招商卖厂房大力吆喝。
2. 必要的准备工作2.1 资源是底气
在运营服务的过程中,最尴尬的不是预测企业需求的时候出错,而是预测对了然后跟企业说没有资源解决不了。
嗯,此处应该有个表情包,但是我懒,所以请自行脑补。
所以,园区团队成员(尤其是招商团队)在与企业沟通之前,最保险的做法是梳理园区服务体系及资源,对其能解决入驻企业什么样的问题、能解决到什么程度有充分的了解。然后针对目标企业预测其可能的需求后,对比已有的资源罗列出切实对企业有帮助的资源和措施并与运营服务团队确认(为表述方便,我们将此称为资源集)。同时,将相应的服务内容传递给园区宣传推广团队备用。
2.2 N+1原则
N+1原则意指至少需要站在高于对方一个行政级别的维度来思考和沟通目标企业发展的现状、前景和可能的需求。例如目标沟通对象是企业生产负责人,那么不妨站在企业负责人的角度针对生产全面考虑生产计划、供应链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生产技术升级、原材料(零配件)及成品品质检测等主要环节可能存在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N+1原则是指思考和沟通的维度,而不是沟通时的态度。

N+1原则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与沟通对象的共情,共同站在目标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维度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除非遇到以“希望落叶归根的智障”为代表的奇葩群体)。
2.3 优先级和节奏
在与目标企业进行点对点沟通的时候,切忌不要将资源集中所有预测的需求一股脑扔出来,这样有极大几率令对方深感不安。比较稳妥的作法是根据对方职位和职责,以与之相关的生产或经营环节作为切入,通过企业内部五大模块间的关系层层递进,提供相关意见和建议,毕竟没有人会拒绝一个能与自己商量并拿出最终解决方案的人。
在确认目标企业的需求之后,对需求进行分类,分别由招商团队或运营服务团队跟进。
后记:有热心的网友找到我的联系方式后通过微信建议我不要轻易泄露我们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我很感激大家的关心,但请别误会,发表在今日头条的稿件无非是一些思考结果和过往工作经验的总结罢了,谈不上核心竞争力。何况,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很难用文字进行表述的,而我们团队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可以帮助团队新人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快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对产业地产的正确理解以便帮助我们的客户,在今日头条上发布的稿件并未涉及此项内容。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