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龙江南京在哪龙江,南京人的第一反应必然是“龙江的学区房又要逆天了”。
搭配上面的音乐,一股君临天下的气质跃然纸上,看房价的人潸然泪下。
龙江,一个因学区房而活跃在南京城的地方。
那就说一说学区房。
龙江到底有多少学校?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芳草园小学、银城小学、金陵汇文小学、汉江路小学、凤凰花园城小学、莫愁新寓小学、宝船小学、科睿小学、白云园小学、龙江小学……
还有一些没有提及的学校,也是各有特点。
要知道,在南京学区房领域有一种说法南京在哪龙江:龙江无弱校。
学校再多,你也只能三千弱水取一瓢饮。
当然,最大的可能是你根本买不起那个瓢。
所以有多少学校对你来说都可能是零,这就是学区房最哲学的点。
鼓楼学区房用事实告诉了你一个真理:名校才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秘诀。
如果你在某租房网站上出租一个龙江的学区房,静坐10分钟,房产中介将打爆你的手机(友情提示,请勿尝试)。
“请问您XXX小区的房子考虑出售吗?”中介语气温柔甜腻。
“还没涨到我的心理价,暂不考虑出售。”这样的装哔才到位。
中介不仅不会吐槽,反而可能会在心里赞叹你的眼光。
这就是学区房。
学区房(老破小)众多的龙江,自然迎来了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抢车位。
停车,永远是龙江人心中的一抹痛,就连蹭蹭上涨的房价都无法安抚。
到了晚上,这种痛苦最为猛烈,因为你根本就不敢开车出去。
当你满腹油腻的回来,企图寻找一个停车位时,你会绝望的发现,你只能停到秦淮河上去了。
其实,更大的可能是你的车被卡在内层根本就出不来。
这就是龙江人特有的体验,别人家的停车位只会停一层,但在龙江绝对会停满两层,甚至是三层。
这一幕幕欢脱的人间喜剧,每天都在龙园东路真实地上演着。
有人喜得车位,有人哀被卡位。
如果你被堵在草场门大桥,半小时没下桥就开始怀疑人生的话,那你还不是一个合格的龙江人。
真正的龙江人,只有在抉择早餐时才会怀疑人生。
走到龙江菜市场门口,这种怀疑达到了最巅峰。
永远在排队的鸡蛋饼,手法娴熟的大妈会问你要加里脊还是加烤肠。
两家并排竞争的饭团,左边那家总会便宜5毛钱,但龙江人都爱右边那家。
生意最少的当属豆腐脑和辣汤,鲜嫩的豆腐脑入口,早起的困乏消散无踪。更有很多大爷大妈会拿着锅来买豆腐脑,没错,就是锅。
豆腐脑旁的小馄饨,清澈油亮的汤底上飘着些虾米,就着馄饨下肚,口舌间都是大写的满足。
那家卷饼的分量总是大到让你目瞪口呆,一整个卷饼下肚能撑到中午。
还有那对老夫妻卖的萝卜丝饼,完全感受不到炸饼的油腻,萝卜丝的清爽就像清风游荡在你的唇齿间。另外,他们家的梅干菜饼最为传奇,因为你稍稍去晚一点就已经卖光。
或许这些早餐都很是常见,但却点燃了龙江人的清晨。
这是龙江的味道。
龙江菜市场是一个地名。
一楼开满了鸭子店,几乎每家都号称是正宗水西门烤鸭南京在哪龙江;极其抗饿的刀切馒头,一个吃饱两个吃撑的至尊存在。
二楼的蔬菜生鲜可算是应有尽有,卖菜的大妈甚至会教你怎样挑选蔬菜。外面卖烤馕饼的小哥好像总是很清闲,好像每一个龙江人都忘记了生活的压力。
龙江菜市场可不仅仅是地名,有点脏乱,却是龙江最具生活气的地方。
龙江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毫无疑问是新城市广场。
一家三口爱来这里逛一逛金润发,顺带玩一圈奇乐儿游艺;草场门大桥那一头的南艺美女爱来这里慰藉一下空虚的胃,顺带看一部电影;单身的龙江小杆子爱来这里看一看南艺美女,顺带买一包南京烟,点燃的是单身犬类的寂寞。
龙江体育馆对面的众多土菜馆竞争残酷,有的高朋满座,有的门庭冷落,不管生意如何,都还在奋力吆喝着。
“吃饭吗?来,来里面坐。”
阳光广场里的公园也是人气满满,有闲聊散步的老人,有闹作一团的孩子,有呆坐不知道在想什么年轻人。
站在健身器材那一块儿时,望着草场门大桥上的车来人往,总想感慨两句人生。
感慨完了,到不远处苏果便利店的门口买几串烤串,夜晚的美好才算正好。
更多的龙江人,爱去秦淮河畔散步。
是夜,电视塔绽放着璀璨的光华,嗅着秦淮河那一言难尽的味道,恼人的垂柳拨弄着你的头发,晚跑的人不断路过身侧,昏暗的小树林像是儿时听过的志异传说,微弱的路灯照亮了龙江人脚下最真实的路。
龙江人的那股子惬意,乘着风就穿过了草场门大桥,穿过定淮门大桥,穿过郑和中路,汇入了长江滚滚波涛中。
到了夜宵时间,宁工新寓门口的一家家店铺就亮起最妖娆的灯光,引诱着路过的人放弃减肥大计。
烧烤是夜宵不可缺少的话题,中药涮毛肚都没吃过的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宁工新寓吃过夜宵;铁板烤肉店的烤肉少了几分精致,却吃出了大口吃肉的豪迈;各种小炒,填满了夜晚的寂寥。
四号线地铁建成后,宁工新寓的夜宵不再,只剩下空寂的晚风。
在地铁还只有1、2号线的时候,龙江是一片租房的热门区域。
不因为别的,就因为够便宜。
但是龙江独有的轻松惬意,安抚了这些年轻人的无奈,容纳了他们最躁动的青春。
龙江这片土地,最令人着迷的从来都不是学区房,不是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是那股自然而然地透露出来的放松。
是有多少人因此爱上龙江,直至再也不愿意离开龙江。
在四号线开通之后,南京人猛然发觉,龙江已经是一块要什么有什么的宝地。
就像历史上的龙江驿,笑迎八方来客。今天的龙江,依然温柔地接纳着每个来到龙江的人。
龙江的轻松惬意,不会随着建筑的变化而消失,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因为这种特质,早就已经在龙江的土地上扎根,在每个龙江人的心中发芽,成为了参天大树。
(内容来源:施清水)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