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平凉的红灯区在哪里的词条

白水镇平凉的红灯区在哪里,平凉市崆峒区一个普通乡镇。在华夏大地上平凉的红灯区在哪里,名曰白水的地方很多,如陕西的白水县、新疆达坂城的白水镇、湖南汨罗市的白水镇等等。崆峒区白水镇,地处泾河川中东部,东邻花所乡,南与崇信县黄寨乡和崆峒区大寨乡接壤,西接四十里铺镇,北靠草峰镇,全镇18个村3万多人口。走进白水镇,站在高处眺望,看着宽阔的川道,你就会感受到泾河对白水的偏爱。

包含平凉的红灯区在哪里的词条

上世纪三十年代白水寺老照片。

  说起白水之名的来历,那是相当久远了。白水镇远古时期名泉邑,是共工老祖最早建立共国的都城遗址,因镇内有五眼泉水而名泉邑镇,后将“泉”字拆分,故名白水。在唐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成为丝绸之路北路东段的一个重镇。元代在白水设立驿站,马莲铺等地名沿用至今。明朝嘉庆年间,修建白水土城一座,东西全长1000米,南北宽500米,城门砖砌高10米,可以通大车。为防涧沟河洪水,在河岸建坝墙一公里长。万历十四年(1586年),明王朝在镇内设立驿站,名为五泉驿,驿站有马6匹,驴16头,从明到清,该驿站一直是由长安入道甘、宁、清、新途中的著名驿站。

  清顺治十年(1586年),在此设镇,白水镇从此登上历史舞台。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山西等地难民和客商纷涌而至,镇内人口倍增,商贸仅次于著名的“旱码头”平凉。有粮油布匹杂货店铺40多家,设有斗行、秤行和牲畜牙纪专业人员。每年二月十九,灵湫寺古庙会,举办一年一度的骡马大会,为期一月,陕川宁绥客商前来交易,宁夏内蒙皮毛骡马食盐和京广杂货珠宝汇集白水。郭家巷(南巷)至南坝墙内外都是商贸集市,寺山脚下和邢家沟口有店坊多处,每晚投宿大车三四十辆。

  1935年8月20日,途径平凉的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等率领下,西进甘肃,策应红一、四方面军北上。20日,红军沿西兰公路东进到白水宿营,大雨倾盆,国民党两路追兵及庆阳援兵相继而至。红军抢占打虎沟南面的大堡山高地和西侧的老鸦沟山头,将指挥部设在山顶庙台的钟楼上,当敌骑兵刚过马莲铺开阔地时,大堡山伏击战即刻打响。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敌人一营多兵力。战斗结束后,红军宿营白水,处决了恶霸地主何老四。

  1938年,平凉地下党成立后,水沟村何兆璋、白水村李秀、王家沟村杜成璋,被陇东特委书记张可夫发展为共产党员。1948年,朱守业、向景义、张成甲成立白水花所游击队。当时,大陈人朱文英,原是黄埔军校一分校18期学员,曾在远征军206师616团任少尉排长,出任华亭游击队副中队长。

  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已在白水发现史前远古时期(距今8000年—3000年)仰韶、齐家、周代文化遗址17处,其中两处为省级文保单位。白水村西南100米处,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山上文化遗址,遗址面积32万平方米,1959年发现并调查,含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和周代文化,文化堆积层2至4米。遗址挖掘出先民遗留的陶器碎片、玉片、弓箭、矛头、石斧、秦砖汉瓦、钱币还有计时滴漏等。寺山台地为汉代古县城月支道遗址,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师北伐曾占领月支城。

  另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别家沟汉墓群,位于史家沟村别家沟东南约200米的疙瘩山上,有墓葬6座,面积约20万平方米。1958年在墓葬四周发现绳纹瓦片和瓷器残片等。1963年,从一墓葬中出土有汉代陶罐、顶灯、石像、镶铜边彩绘木罐、黄釉陶罐、铜弩机、铜勺残件、铜镜等。1999年,一处墓葬塌方,又暴露出一条墓葬通道,从中发现大量五铢钱币及少量货泉币,还有漆器残片、馆钉、铜剑残件、鎏金铜残件、玻璃珠等。别家沟汉墓群规模之大,占地面积之多,在平凉实属罕见。有文史学者推测,别家沟墓葬群,可能与北魏时期“关陇集团”的某一个名门望族有关。

  悠久的历史,必然有璀璨的文化。白水文化名人辈出,艺术成就卓著。文学方面,白水已故农民作家戴笠人,坚持笔耕不辍,先后创作出版各种文艺、科普书籍30多部600多万字。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他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作品频频在《甘肃日报》《诗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文艺》上亮相。他以故乡现实生活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小说《情书》《黑案》,长诗《红香》,戏剧《山神献宝》《巧相会》《草木传情》等。他还以古代民间故事传说为依据,创作了章回小说《包公别案》,剧本《胭脂案》《三举人》《秦始皇之死》等。同时,他还广猎天下奇闻趣事,编撰出版了长达12卷1200万字的《天下趣闻奇观录》,是一位享誉陇原的文化奇人。

  曾任平凉地委讲师团团长、平凉市文化出版局局长的作家张清宇,出版有个人文集《永久的温情》四辑,分别为塑型、处世、做事、生活,也被称做人生四部曲。全书通过对古今中外成败事例的剖析,把人生的四大问题凸显得淋漓尽致,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悟透人生、读懂社会、努力塑型、聪明处世、成功做事和快乐生活的智慧借鉴。

  在书画方面,白水更是人才辈出。翟万益,1955年12月生于白水镇水沟村,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第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专职副主席、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在篆刻、篆书、隶书、草书创作上均有很高造诣。他还创作出版了8册诗集,收诗1331首,是一位产量丰厚的诗人。翟万益的甲骨体书法,开一代书家之先声,其用笔、结体、章法都有常人难以预料之处,故独创“翟体甲骨”。他的诗,则从传统的诗教中独辟蹊径,以自由的散行新诗为主要载体,以奔放的激情写雄浑苍茫的胸襟。曾任平凉地委书记的丁国民也是白水人,爱好书法、诗词、音乐,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出版有《丁国民诗词硬笔书法集》。还有古登云、刘亚明、林玉峰、张凤仓、华云龙、赵怀礼、舍俊友、马贵元等都是享誉省内外的书画家。

  剪纸是民间文化的奇葩,白水剪纸在崆峒区乃至平凉市、甘肃省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在甘肃平凉,说起剪纸艺术,就不得不提到何霞,她的剪纸作品结缘故土,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幅面宏大,体现了积淀深厚的陇东民俗风情文化。何霞出生于白水,自小受外婆、母亲的剪纸技艺熏陶,加之天赋好,剪纸创作始终伴随着何霞的成长、学习和工作。近年来,何霞的剪纸作品多次参加国内艺术展览,并获得多项大奖,多幅作品入选多部全国剪纸集,本人入选《崆峒区志》《平凉市志》等志书,先后荣获“平凉市十佳文艺工作者”、“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平凉民俗手工艺文化事业正在茁壮成长。还有刘作人、朱占奎、吴志泰、何倩等人,这支白水剪纸队伍活跃在陇原剪纸舞台。

  白水的民间剧团和春节社火表演,也是极具特色。民国时期,白水一社张学贵组建了“振兴学社”剧团,演员有吕清民、李玉福、孙义平、王义国、李玉西、华启民、黄金花、王美荣、雪文华、李文、刘武化等人。1956年成立的星光业余剧团,团长陈克彦,演员有韩凤霞、李正祥、王福林、刘月梅、张军、荆水珍、成玉民、戴成全、薛万仁、朱俊亮、朱登红、姚红慕、王金昌、李孝、秦生珠、陈天民、李国珍等。

  1934年出生于白水的平凉著名旦角王彩霞,11岁进平乐社学艺。崆峒笑谈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7年1月,打虎村民王元组建了“笑谈”剧团,经过多年的发展,剧团的演出阵容日益壮大,从最初的不足10人发展到如今的30多人,王元被确定为省级非遗传承人。

  平凉民谚云:“东西两川,朱姓为先。”这个谚语与明代平凉韩王驻藩有关。大潘村的朱家是武术世家,朱红灯江湖人称老朱老五,曾加入过义和团。民谣传唱:跟上朱红灯,上阵杀洋兵。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朱文芳,人称朱老五,是平凉著名的武术教练,他1953年参加西北五省运动会,获得武术第一名。1960年在郑州参加全国体育运动会,获得三等奖。2004年,白水镇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

  特色文化已成为白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白水新的经济增长点。

  繁荣的文化,一定有良好的教育基础。乾隆时期,白水人朱绍洛任兰州府训导,在白水关帝庙设立官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清末岁贡出身的刘世英、车维新和生员姚寿章等人发起,将白水镇初等小学改办为平凉县第二高等小学,被誉为“东乡第一学府”。陇东才子、孟寨人孟子元,出任第一任校长。民国14年(1925年),白水高等小学改为县立第二小学。该学校的建立,为白水镇及周边区域培养人才做出了莫大贡献。史家沟人朱生灿,民国五年(1916年)从北大毕业,任平凉师范教员。民国18年(1929年)出任平凉县第一任教育局长。民国25年,被推荐为《新陇日报》社长。

© 版权声明
好牛新坐标 广告
版权声明: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