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高中岁月山西绛县 王天玉
我生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晋南农村东镇高中在哪,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所幸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东镇高中在哪,但那时要想走出农村东镇高中在哪,唯一的出路也只有通过高考这一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考上理想的大学。
我的中考成绩较差。尽管初一在全乡统考中考了第一,但初二时我上的“五七中学”解散了,有近半年的时间没有学上。后来,只好托关系到永青村办初中读完了初三。
我是在闻喜县东镇中学上的高中,学校离我家三十多里地,不通车,需要先步行十里地到横水镇,再坐车到东镇,或者先步行十五里到礼元镇再坐车。为了省车费,我选择了第三种方式,每次都全程步行到学校。走三十里路去上学,对农村孩子来说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还要背负十几个馍馍和一罐头芥菜,就有点费劲了。
在东镇中学读高中,最难忘的是吃饭。当时东镇中学的学生食堂是一排砖瓦房,学生领饭都是在房子外面的几个窗口。每到吃饭时,学生们像是几天没吃饭的样子,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一响,都奋不顾身冲向打饭窗口。没有老师维持秩序,领饭的学生挤得是里三层外三层,没领到饭的学生拼命地往里攻,领到饭的学生使劲地往外顶,个子低的学生把领到的饭端在胸前,个子高的学生将饭举到头顶。由于拥挤,衣服的扣子扯掉了是常事,有时候鞋子被踩掉了,或者玉米面糊糊撒到衣服上了。领饭常常会起争斗,经常是没吃饭就开始打架了。
我个子比较矮,没有抢饭的能力东镇高中在哪;我同桌个子高,但身板较弱,不敢去抢饭。所以,在东镇高中读书的两年,经常是最后几个吃饭的。有时候,食堂的师傅没把握好,饭没做够,到我去领饭时,锅已经见底了,只好吃一块馍就去上课。
东镇中学当时是两年制高中,我第一次高考落榜了。带着不服输的劲头,我又到横水高中复读。复读的岁月是难忘的,是人生的一次炼狱。因为是复读,精神压力比较大,如果再考不上大学,是无颜见家乡父老的。
复读的那一年,我学习更加刻苦。晚上十点下自习,教室里的电灯因被学校控制而关掉。为了能多学一会儿,复习班的学生们每人都有一盏小煤油灯。为了节省煤油,灯的捻子较细,亮度比萤火虫强不了多少。特别是到了冬天,西北风从门缝里和窗户缝里吹进来,灯就灭了。由于长时间在煤油灯下看书,鼻孔里总是被油烟熏得很黑,身上常常带有一股子煤油味。晚上一般都学习到凌晨一点左右,每天都疲惫地回到宿舍,没时间也没有水洗脚,也不刷牙,倒头就睡。为了能在第二天早上很早起床,我常常在睡觉前喝一大缸子凉水,这样到凌晨时尿就会把我憋醒了。到凌晨五点左右醒来,看着已经有其他同学到教室去了,就急忙从土炕上爬起来,脸不洗,牙不刷,急忙到教室读书。每天,大约能睡四五个小时。
在横中复习,我不怕苦不怕累,但最受不了的是夏天的跳蚤。
那时学生宿舍都是两排大土炕,土炕上铺上席子,再铺上被褥。每到夏天,大批的跳蚤像赶集一样不知道从哪个地方蹦出来,爬到学生宿舍里。最多的时候,到宿舍转一圈出来,就能看到跳蚤排着队从鞋子和裤腿往上身爬。使劲跺脚,会看到满地的跳蚤乱蹦乱跳。我最受不了跳蚤咬,每天身上总是被咬后出现大片的扁皮疙瘩,奇痒难忍,常常挠得体无完肤。为了对抗跳蚤,我只好到镇上买大瓶“敌敌畏”,有时不小心把药水撒到了挠烂的皮肤上,就开始出现水泡。因天热,伤口常常会化脓,又只好到东横保健站治疗。
成绩不负用功人,这年高考,我考上了大学。
王天玉
王天玉,男,汉族,本科,中共党员,山西省绛县人,运城市劳模,中学高级教师,曾任绛县高级中学校长,现为绛县教育工委副书记。热爱生活,喜欢写作,有不少爱情小诗见于美篇。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