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一种演说方式、表达方式在哪彩云间,是有关生命、万物、诸神、宇宙的演说和预言。达斡尔族女诗人吴颖丽的诗集《在那彩云之南》中,主体与客体、诗人与世界、情感与生活的关系不是紧张、冲突和敌对的关系,而是温和、仰慕和亲密的关系。这是因为,在世界与个体的关系方面,包括达斡尔族在内的北方少数民族一直秉持着古老而独特的认知,那就是万物有灵、敬畏自然、人与宇宙合一。这是一种古老而朴素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诗集中,诗人与世界是互容的,诗人是世界的一部分、是它的延续,世界又是诗人的一部分、是她的延续。因之,她选择了一种情侣间私密的对话方式,与世界万物进行沟通和交流。
吴颖丽的诗中,多可寻踪到诗人私密絮语的忠实倾听者,并以第二人称——“你”的方式出现。比如在哪彩云间:“你那么暖/暖到让人眷恋/在那彩云之南/我愿是你温顺的旅伴 ”(《在那彩云之南》)在哪彩云间;“你的目光轻轻地洒落下来/落在了我的心上/那么悠长/像缓缓的雨丝一样”(《小小的幸福》)。
诗作中的倾听者、喃喃自语的接受者、与诗人交流的那个人到底是谁?其指向为何物?诗作中的倾听者——“他者”如此强大无比、完美无缺、崇高飘逸,让读者妙想联翩,其答案却是影影绰绰、缥缈无定。或许,它指向某个人在哪彩云间;或许,它指向某段时光;或许,它指向某处风景;或许,它指向的是整个世界和灵魂彼岸。甚而,它指向的是最广大的空无。这是诗人为便于倾诉而设计出的“多向度他者”。因此,诗集《在那彩云之南》,本质上是一种私密的演说,其倾听者、欣赏者只有一个人,那便是“多向度他者”。
吴颖丽诗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其简练而强大的对话结构(倾诉结构或自语结构),宇宙万物天然地成了“多向度他者”——倾听者,倾听着演说者的喃喃自语和一往情深。也许,这就是吴颖丽处理生活日常的独特方式。这样一种独特的演说,穿越时光,抵达彼岸,令人向往。(作者:满全,系内蒙古作协主席)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