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书里读懂中国

《寻味中国》,(美)林留清怡著,胡韵涵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版 又是美国记者写当下中国,加上书名的有意模仿,所以这本《寻味中国》一开始就让人期待成为另一本《寻路中国》。还好,它虽没有那么出彩, ...

美食书里读懂中国


<p data-lazy-src=

又是美国记者写当下中国,加上书名的有意模仿,所以这本《寻味中国》一开始就让人期待成为另一本《寻路中国》。还好,它虽没有那么出彩,但也没太让人失望,虽然写的是美食,但透过美食,读者足以窥见中国社会的样貌。

作者林留清怡是美籍华人,同时是写作科班出身———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硕士毕业。2000年来到中国后,她爱上中国美食,不仅当上职业美食作家,还干了一件一般美食家不会做的事情:上烹饪学校,到中国各地的大小餐馆打工、当学徒,最后还自己开了一家烹饪学校。书中,她讲述这些特别的经历,穿插多份菜谱,故事生动,菜谱实用,叫人读来津津有味。

要说美食书,多了去了。《寻味中国》特别之处,在于写了人的故事。这些人都是作者在中国因美食而交往的朋友。烹饪学校的王主任,面摊的张师傅,饺子店的女工胡桂荣,高级餐馆主管梁子庚,美食评论家江礼旸……他们社会阶层差距甚大,由“美食”一条线串联,并不突兀。这些故事恰似中国社会的各个剖面。不过,比起书后半部分的“高大上”,我更喜欢前面的“草根”味道,那些低微的人物更亲切可感有意思,可能因为他们与作者的交往更加坦诚深入。特别是那位一心想自己开餐馆却屡败屡战的张师傅,他对烹饪的认真,对创业的执着,对自己身为“农民工”的自卑与自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形象立体生动,亲切可爱。作者虽一直围绕“吃的”,似乎没有多少写作“野心”,但她所记录的内容,已经超出了美食的范围,颇有社会学意义。

这本书生动之处,还在于记录了作者的生活———书的末尾,她写自己“陷入爱情”,幸福地与美国男友订婚。读完全书,就如看一场“真人秀”,不禁也跟着高兴了一把。

好牛新坐标
版权声明: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

相关A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