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相伴的三种态度

与书相伴就像与人相伴一样。 1 第一种情况是开始时关系良好,最后意见不合,相互分离。读 书也好,交友也好,都可能存在这个过程。且不说交友,读者丝毫没有异议的书相当罕见。不论多么引人入胜的书,读者肯定会挑出 ...

广告也精彩
与书相伴的三种态度
与书相伴就像与人相伴一样。
1
第一种情况是开始时关系良好,最后意见不合,相互分离。

书也好,交友也好,都可能存在这个过程。且不说交友,读者丝毫没有异议的书相当罕见。不论多么引人入胜的书,读者肯定会挑出一些毛病来。根据这些问题读者
展开自己的论断,就有了批判和批评。这时只有对书籍持否定态度。批判是否定盲从的创造性活动,是新事物诞生的方法之一。不过,总是气势汹汹地读书也很令人
悲哀。

与书相伴的三种态度

2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书本上的东西一概接受相信,正如交上一个温和敦厚的朋友。
不是睁大眼睛观察书本上的缺陷和错误,而是基本予以肯定,类似于对待一本久经推敲的教科书。对教科书产生疑虑显然妨碍知识的掌握。从不冒失地怀疑而是果断接受,这样的人被称为优等生。
优等生都很听话,凡是书本上的东西都记到大脑里。虽然有了知识,却难以产生新东西生长的契机。所以优等生的考试成绩尽管不错,但到了写论文或报告的时候却怎么也称不上优秀,正如滑翔机虽然也能飞得很高,但到了不得不依靠自身动力的时候就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与书相伴的三种态度


校教育以书本为中心,以证明书本知识正确为目标。他们确立所谓的优等生才是好学生的认识。当然,什么也不知道只会诡辩也很危险。首先,学校要求学生掌握必
要的知识,这是应该的,但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搬运,所以需要时间。在这期间,接受知识一方的位置就固定下来了,结果读书的过程变成了书被读的过程。
3
第三种情况是对好书浅尝辄止,敢于在最精彩的地方运用不同的方法。
这当然学不到知识,不过作为补偿,却可能自然产生新思考。第一种态度是质疑和否定书本,甚至破坏,然后提出修正意见,不无激愤的情绪在里边。与第一种读书法相比,中断读书不再批判,采取中庸路线。

动中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条件下,可能一直保持其运动状态。如果使其突然停止运动,那么它仍旧有朝以前方向运动的趋势。比如地铁突然刹车,乘客肯定
会像骨牌一样倒下。这是惯性作用。在物体运动中存在的惯性法则在心理现象上也同样适用。亲近的人不在身边,人会感到落寞,落寞这种情感也可以用意识受挫的
惯性来解释。

与书相伴的三种态度


书时惯性也发挥作用。书的开头部分往往比较难读,渐渐就变得容易了,读起来非常流畅。有时也担心中途停止很可惜,就先读后边的内容。一口气读了结尾部分,
然后整本书也读完了,最后还能产生回味。这可以说是最大规模的惯性现象。读者心理上还在追随书中的内容,但书已经到了结尾。失去对象的读者的心理仍然奔走
在以往方向的延长线上。而因此产生的回味,在文学作品中最为显著,但绝不只限于文学作品。优秀的读物读完之后总是能在读者心目中产生余韵。

中断读书是在欲罢不能的地方,也就是在最有趣、阅读速度最快的地方放下书本,利用其产生的惯性使自己的思考得以发挥。一件艺术作品,如果上下左右全部看
遍,也就没有余韵了,未必畅快,而知识性文章一直读到最后,读者受到的影响过于强烈,也可能觉得无趣。所以也有这种读书,就是以阅读为机缘,其出色的功用
就是使读者的思考进入状态。

与书相伴的三种态度

精彩的、令人叹为观止的书经常出现,然后中途停止阅读,任凭其创造性的惯性发挥作用。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也许正是这样期待的。
好牛新坐标
版权声明: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