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9月中旬企业失信的后果,全国已有69家医药企业被各地集采机构评定为不同等级的失信。其中企业失信的后果,有5家企业因“回扣”金额高或失信影响大企业失信的后果,被相关省份定为“严重”失信,相关医药产品被当地中止挂网采购。近期,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已对这5家企业严重失信行为进行了公开曝光。
这5家企业“严重”失信行为有断供集采药品、给予回扣或不正当利益等,被当地集采机构评定为“严重”失信。其中,华北制药因在山东省断供第三批国家集采药品布洛芬缓释胶囊,放弃中选资格,被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纳入“违规名单”,成为首例断供国家集采药品的案例,被山东省医药集中采购机构评定为“严重”失信。
有14家企业存在给予“回扣”等失信行为,按规则被定为“中等”失信,相关医药产品被“亮黄灯”,在医疗机构下单采购时,平台会给予风险警示企业失信的后果;有50家企业失信情节较为轻微,被定为“一般”失信,受到提醒告诫。被评级后,绝大多数失信企业正视并积极纠正自身存在问题,主动采取降价等措施来修复信用。
根据国家医保局《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全国各地以省为单位、以医药集中采购机构为主体,全面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截至2021年1月,各省全部制定了落实信用评价制度的具体政策,公示了失信事项目录清单、信用评价操作规范和裁量基准。绝大多数企业第一时间向省级集中采购机构提交了书面承诺。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集中采购平台现有挂网医药企业均已提交守信承诺。
被评定失信后,企业需及时修复信用。根据指导意见,失信企业可以采取终止相关失信行为、主动剔除产品价格虚高空间、主动退回不合理价款等方式来修复信用。如果不及时修复,失信行为会累加导致升级。如5次“一般”失信将累进成“中等”失信,3次“中等”失信将累进成“严重”失信;失信企业在法院判决或行政处罚生效之日起30日内,应向案件发生地的省级医药集中采购机构提供书面报告。如未报告,将给予一次“一般”失信评级。
目前,多数企业采取了降低产品价格等方式来修复信用。一些企业认为可以用退款代替降价,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负责同志回应,退款不能代替降价来修复信用。“退款措施是回吐前期的不当收益,对于后期高价行为没有修复;而降价是纠正虚高价格,避免造成新的危害。”
有医药企业反映,企业员工个人以及代理企业、经营企业作出的“回扣”行为,不应由生产企业承担失信的后果。中心负责同志回应,企业是药品价格的定价主体,应积极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无论是谁给的“回扣”,用于“回扣”的钱都会成为药品价格的一部分。而被“回扣”垫高的价格既不公平,也不合理,更谈不上诚实信用和质价相符。因此,医药生产企业作为价格行为的责任主体,自然也要承担价格失信的后果。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将依规定期在国家医保局官网“价格招采信用评价”专栏公布“严重”和“特别严重”失信的企业。定期通报失信行为的案源线索,督促指导各地用好用细用实。同时,及时总结各地实践经验,适时修订失信事项目录清单、信用评价的操作规范和裁量基准。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C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