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明网
为有效应对疫情赤楠在哪,有力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赤楠在哪,确保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日前,江西省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居民稳定增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在疫情影响下,江西省农民增收形势如何赤楠在哪?面临哪些问题?就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农业主体。
增收势头好,但不确定因素增加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据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受疫情影响,但今年一季度,我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4111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增幅位列中部地区第一、全国第七。
6月5日,九江市濂溪区赛阳镇金桥村村民朱勇安从一家民营企业结账回来,“不错,这笔净赚了2万元。”如此丰厚的收入,有何妙招?朱勇安指着身后的一片苗圃说,就是这些苗木成了他家的“摇钱树”。朱勇安说,一棵庐山赤楠,在基地里栽培三四年,再修剪成造型各异的观赏树,一棵可卖上五六千元,造型好的能卖近万元,每年通过种植苗木就有近20万元的纯收入。
朱勇安发展苗圃致富只是我省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的一个例子。近年来,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平稳上升态势,2019年为15796元,同比增长9.2%。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省农民增收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先后召开有效应对疫情有力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专题会议、促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专题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出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17条政策措施。
四方面入手帮助农民增收
6月6日一大早,湖口县城山镇南湖村渔民邱小林开始了他一天的生态巡护工作。半年前,他还是一名从事渔业捕捞的专业渔民。湖口县已有66名渔民变身生态巡护员,每天负责责任区内的水域及周边山林巡护。邱小林告诉记者,和他一样被聘为生态巡护员的渔民,每年可领取2万元左右的工资,加上低保金、湿地生态补偿等各类政策性补贴,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
农民收入主要由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个部分组成。2019年,全省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42.4%、经营性收入占比36.1%、财产性收入占比1.6%、转移性收入占比19.9%。《实施意见》明确,确保农民持续增收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提高农民收入。
——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实施意见》指出,分类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积极开发乡村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农田管护员、环卫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帮助其实现就业。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引导返乡入乡人员创业、挖掘农村内部就业潜力、实施好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等项目,以此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
“农民增收始终与宏观经济形势和农业农村经济走势密切相关。”省社科院研究员尹小健认为,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农村改革,让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民持续增收。
《实施意见》明确,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特别是优质稻生产,提高农民种粮效益,提升江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要用好现有政策,弥补政策短板,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促进农村改革,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实施意见》明确,要着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
——促进政策落实,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
《实施意见》要求,要继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体系,保障农民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
跳出农业抓农业
近日,鄱阳县枧田街乡“黑山羊餐馆”老板李强,结合实际,给当地黑山羊养殖户讲三产融合:一头黑山羊出栏价48元一公斤,50公斤活羊卖2400元,这叫“一产”赤楠在哪;自己屠宰,一公斤羊肉可卖到96元,一头50公斤黑山羊则能卖上4800元,这是“二产”;如果自己在鄱阳县开一个黑山羊餐馆,烧好了直接上餐桌,少说也有7200元的产值,这就是“三产”。同样一头羊,走三产融合的路子,却能卖出3头羊的价钱。
三产融合、技术驱动、品牌意识、规模效应、商业模式,这些都是典型的工业经营思维,李强却运用到农业领域。用他的话说就是“用工业思维发展农业,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一批有技术有知识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带来的科技和资金,渗透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而在消费端,城市则是“三农”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
“农民增收软肋在哪?关键是经营农业的思维落后了。”江西农业大学新农村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朱述斌直言不讳,要让农民增收致富,就必须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要用工业思维经营农业。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我省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但受疫情影响,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也受到一定冲击。为此,《实施意见》明确,要让农民增收有后劲,就必须围绕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让农民增收步入良性轨道。
记者手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收入稳定;凡是引进了现代农业、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村庄,其富裕程度都比较高。因此,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关键点和着力点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提升农民就业技能,这是其一。其二,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产业。地域资源优势是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宝贵财富,要深入挖掘当地特产、乡风民俗、自然风光等资源,做优农产品品牌,扩大品牌效应;其三,要通过招商引资,通过土地入股、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引进并培植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让农民有更多机会成为产业工人,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促进农民增收。(记者 钟金平)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