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供销社是包罗万象的,因为在广大的农村,只有供销社才有人们生产生活的日用品。还有配有钥匙的供销社、理发店、修鞋店、自行车修理店、做月饼等糕点的糖厂、饭店、搓牛绳的棕麻社、出售各种耕田农具的农具店等等。
曾经的供销社有太多难忘的回忆,供销社凭票买的时代;供销社卖的货都是正品,统一价格没有假货;市场部有独特的品味。小时候一进市场部的门就闻到一股水果糖味,然后又闻到一股酱油味。甜蜜美好的回忆!供销社的光辉岁月虽然不复存在,但供销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童年记忆刻骨铭心。……
1、火柴(洋火)
你有用过纸火柴的朋友吗?火柴棍是蘸了蜡的纸卷、蜡杆火柴,或者是用浸了蜡油的纸做的火柴棍。
2、纸绳子
这个纸绳是供销社用的,挂在高处。顾客购买糖果和小吃、鸡蛋饼和可食用的碱性面条。推销员(销售人员)用这根纸绳熟练而完美地将纸莎草纸包裹的物品捆扎起来。这种纸绳比较结实,但是只要把纸绳卷起来,然后轻轻一拉,就会很短。
3、三转一响
当时,新婚夫妇结婚有四种流行物品。“三转一环”指的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这四项。这四块在当时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的。到了80年代中后期,新人的彩礼变成了“三转一环一按”,指的就是这五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录音机、照相机。
当时凤凰168元,永久164元。不过当时是有票才有,工资30块钱一个月左右。那时候自行车是奢侈品,那时候如果有自行车,就和现在的宝马奥迪一样好了。凤凰、永久、飞鸽的自行车质量都很好!还有陆瑾!还有河南洛阳的东方自行车!优质杠杆!可惜现在都没有了。如果费勇不专心工作,他就不可能成为业内高手!看看国外的顶尖公司,大部分都是在自己的领域努力推陈出新,而不是固步自封或者放弃自己的优势断臂……不喜欢就不要吐槽个人观点。
上初中的时候,午饭1.6分钱加4两粮票卖一个面包,早晚骑自行车近2小时40里。有8英里的土路。下雨天要绕道50英里。我是新自行车(飞鸽),条件不错。表哥骑的是颜踢的那辆重自行车,中午没有吃的,只有一个大蛋糕(包括米粉)。
当时上海牌手表125元,全国统一价。那时候,谁手腕上戴着手表,绝对是这条街上最漂亮的男孩。
当时国内缝纫机品牌有好几个。如飞跃牌、标准牌、杰克牌、中捷牌、蝴蝶牌、上海牌等。我妈当年的嫁妆,我四十多了,打算留着。毕竟是记忆,现在还能用。我妈还是很珍惜的。好在这台缝纫机能吃薄的也能吃厚的。我记得我妈妈用它做外套的时候。缝纫机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在当时也是财富的象征。
红灯711收音机,中国百年收音机,背后是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发展史。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广播还是个新鲜事物,很怀念一起听评书的日子。
4、麦乳精
小时候的麦乳精就是用这种小颗粒装瓶的,当时觉得很好喝。取一勺,放入碗中,用开水冲洗干净。麦芽膏是用广西荔浦产的白糖制成的。85年后,湖南冷水滩从广西荔浦引进设备加工麦芽膏。配料,奶粉,麦芽糖,蛋黄粉,食用香精,色素烘干,装瓶,运往全国。最畅销的是陕西、江西、贵州。
5.卫生腰带
卫生巾没有消失。自从卫生巾进入市场后,卫生巾消失了一段时间,但逐渐出现在网店上,增加了很多花哨的款式。并不是女性复古重复使用这种经期卫生用品,而是相当多的男性穿上了卫生巾,需求让卫生巾在网络市场上死灰复燃。
6、头发饰品
发夹那么贵,蝴蝶的。我小时候很喜欢它们。它会一遍又一遍地播放。发夹结束了翅膀和弹簧拖着他们的头。我记得我当时是一块钱一双!都是成双成对的!看着挺好看的,还特别容易缠头发。当你脱下来的时候,那叫一个讨厌!第二天,我高兴极了,就带着它跑了。以前的细黑钳比较好用,主要是紧,不容易变形掉色。现在能买到的东西,看起来和以前一样,只是松了,变形了,褪色了。
7、老牌香烟
握手香烟在20世纪70年代最受欢迎。春节香烟、葡萄香烟、范姜香烟和大前门香烟只能在春节期间凭票购买。经济烟9毛钱一盒,最便宜了!黄大九当年换了一包粮票。朝阳桥有很深的感情。学会抽烟后,这是一个经常抽的牌子,18毛钱一包。只有抽过烟盘的才是老的,比如白兰,金钟,菊花,郁金香,士林,斯尔顿,哥们,大前门,大光。五六十岁的人都抽过烟,抽过这些烟的大概六十岁左右。当时大冲九的烟0.59一包,现在最厉害的是大冲九,进了天价榜!
8、气灯
蒸汽灯用的是煤油,但是六七十年代还没有歌剧用的电灯。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还在用烧煤油的煤气灯捕鱼。晚上,在河的中下网捕鱼。有了它们,鱼一定会游向你。
9、文具盒
用三七个药盒当铅笔盒,用过的举手。五十年前,我看到一些同学拿着铅笔盒,我很羡慕。我试着让父母给我买一个。我记得当时的铅笔盒大概是三毛钱。结果直到那学期结束我都买不到。
10、复写本
复写纸,你在学校用过吗?表面是透明塑料,底部是红色粘性物质。揭开后,写的字就没了。然后可以反复使用,一般用于计算问题或者练习写作。
11、尼龙袜
尼龙袜,优点是特别耐穿,缺点是穿一天真的很臭。这种尼龙袜真的很结实,现在的袜子真的没法比。
12、塑料凉鞋
看到这双凉鞋,脑海里闪过脱鞋捡石头的场景。石头总是在脚后跟上,我也扣石头。塑料凉鞋最大的好处就是断了鞋带可以重新绑,而且可以做很多次。每次妈妈叫我生火,我就坐在灶前,把火钳放在灶里加热,然后把破凉鞋烫好。不能穿,熬成胶,贴知道!印象最深的是我看到邻居姐姐用往年的旧鞋做的拖鞋好舒服,就把我妈刚买给我的新凉鞋剪成拖鞋,我妈打了一顿。塑料凉鞋的底部卡在石头里后,我喜欢听到走在水泥地上的声音,像钉马掌一样!
13、手电筒
我小时候的回忆,当时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那时候特别喜欢用手电筒照亮夜路。晚上,我用手电筒照麻雀,抓麻雀。
14、手工推剪
手工切割很有时代特色。那时候剪头发的手艺人肯定比现在的理发师强。如果现在的理发师会用手剪头发,可能连怎么剪都不知道。
15.熨斗
电熨斗不旧。小时候奶奶家的铁烧炭。当木炭变红时,我把它放在熨斗的桶里熨衣服。我在熨衣服的时候给衣服浇水。
16、电风扇
我的第一个电风扇和图2中的一模一样。是第一代,三角底座,没有档位。应该是1980年买的,现在还能用,但是风太大,所以淘汰了。记得小时候我爷爷说我50块钱买的。
17、搪瓷盆
在那个年代,搪瓷物件非常流行,每个家庭都会有搪瓷锅作为脸盆或烹饪锅。那时候搪瓷盆怕敲,漆容易掉。油漆脱落后容易腐烂。搪瓷,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个这样的盆,破了个洞可以用锡纸之类的东西填。
18、小鸟刀
九分之一刀。那时候我们在学校用这种刀削铅笔。它太锋利了,可能会割伤我们的手。现在,孩子们不再被允许带这样的刀去学校。全都用卷笔刀。
19、老式打火机
老式打火机,用汽油做燃料,加了油,装上火石,按下开关,“啪嗒”一声,一个小火苗就会在你的手指间跳跃。
20、汤婆子
汤婆子是冬天用来暖手暖脚的物件。这是瓷器做的物件,一代人的记忆,没多少人见过。
21、篦子
光栅,有一次我儿子在某个地方翻出来问我是什么。我解释了头发和虱子,孩子。不可思议?长毛狮子
22、剃须刀
我爷爷也见过那把剃须刀,因为我家有,我爸也用过。壁炉和剃刀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剃刀盒真的戳中了我的记忆。我爸的是熊猫,会朝不同方向变化。小时候这个研究每天都很好玩。
23、头油
还有发油,哈哈哈哈哈哈。我妈不让我用摩丝,我就偷偷抹了一瓶我不知道的发油。直接被拉去洗了一遍头发,发油进了垃圾桶。
24、网兜
网兜,七八十年代神奇的随身携带工具,脏了就用长方形的肥皂洗。网袋可以再次使用。不是又有限塑令了吗?
25、钢印
在70年代,自行车有汽车牌照和钢印。到了80年代,偷自行车的人多了。只有当自行车必须获得许可时,它们才会在车座下的架子上有钢印。我们村的所有村民都有钢印,丢失的自行车一直没有找到。
26、图中这是什么,你认识吗?七八十年代的——供销社,你还有多少记忆?
27、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干什么用的?知道的可以用在下方积极发言。
看这些东西至少是六七十岁的人。当时一支铅笔2分钱到10分钱,一把学生尺,2分钱一把木头尺,3分钱一把塑料尺,15分钱一把钢尺,10多分钱一个铁皮铅笔盒,等等。那时候又便宜又好,一般工人家庭一个月才100美分。孩子们比现在快乐得多。我怀念那段时光,尤儿。没有那么多事。放学后,孩子们完成作业,找朋友玩。那幸福的生活是美好的。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