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九中学(重庆市第十九届六中会议精神全文)

重庆市第十九中学(重庆市第十九届六中会议精神全文)

“生本课堂”上,正在上生物课的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讨论。

重庆市第十九中学(重庆市第十九届六中会议精神全文)

“生本课堂”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互讲互评,非常主动积极。

重庆市第十九中学(重庆市第十九届六中会议精神全文)

生本云课堂上,学习小能手制作小视频,巧妙实施“兵教兵”活动。

重庆市第十九中学(重庆市第十九届六中会议精神全文)

  十九中校园面积90亩。近年来,学校办学硬件逐步改善,先后新建了多栋教学楼、实验综合楼、学生宿舍楼、食堂、科学艺术综合馆等,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良好。

  “请这位同学阐述一下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我同意你的观点,但哪位同学还可以补充一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桂林市十九中的课堂处处体现“生本”特色,课堂上同学们个个都是“小老师”,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学生们在互讲、互评,老师只充当“穿线”的角色。“这样的课堂很有意思,我们成了课堂的主人。”  “生本课堂教学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校长蒋文荣介绍,十九中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与积淀,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如今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语言表达等能力普遍增强。

  把脉问诊重庆市第十九中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桂林市第十九中学前身是铁路子弟中学,是一所包括初中和高中的普通完全中学。由于地处城乡接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居多,家庭教育缺失。特别是高中部学生,基础不好,高中课程难度增大,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听不懂,进而产生厌学情绪。这些因素导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长期徘徊不前。   作为广西基础教育名师深蓝工程培养对象、桂林市第二批学科带头人、桂林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蒋文荣在接手十九中之后便为自己立下了目标:用心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好校长。  2016年,蒋文荣常常带着一群老师走进课堂旁听,总结和记录着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不会教”,大部分教师采取“满堂灌”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参与;学生“不会学”,更“不爱学”。  蒋文荣校长不停思考,课堂教学如何改变“满堂灌”重庆市第十九中学?如何进行课改重庆市第十九中学?  于是,学校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为学校把脉问诊。针对学校生源和教学实际,郭思乐教授从宏观上给学校开具了“处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指导思想,以“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不教而教”为课堂教学旨意,全面实现由“师本教学”“本本教学”向“生本教学”的转变,坚决杜绝“一言堂”“填鸭式”“满堂灌”现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切实把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探索实践:群体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回归实践。要将“生本课堂”理念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并非易事。  由“师本课堂”走向“生本课堂”,首先对长期以来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把课堂交给孩子,表面上看,老师好像在‘偷懒’,实际上,在上课之前他们需要花更多功夫进行整合备课和课后反思。”学校科研处蒋主任说,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都是“师本课堂”,学生处于服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生本课堂”则“以生为本”,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激励者。   为了帮助教师转变原有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提升自我专业水平,学校采取群体研修,分成五步提升教师素质:第一步是全员培训,2017年起,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方式,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第二步群体研修,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为基本活动单位,每位成员均参与群体备课制定教学方案的全过程;第三步课堂展示,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教师点拨释疑、师生共同总结为课堂教学环节;第四步群体议课,听课的每位教师均要填“群体研修”观摩课听课表,并参与评课议课;第五步个人反思,每位授课教师在撰写与“生本课堂”有关的教育叙事、案例和课例分析中反思“生本课堂”,学会在反思批判中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  此外,学校通过开展周冠军、月冠军、学期冠军、年度冠军生本教育群研课擂台赛,为年轻教师施展才华搭建平台。

  创新突破:开发生本云课堂教学资源库  五年的探索与实践,如今十九中教师早已完全走出最初“抵触课改”的“低潮”,变得善导、乐导,以生为本,变教为导已经内化为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行为。2016年以来,学校13名教师执教的课被评为教育部“一师一优课”;黄幸灵老师执教的 Wildlife Protection一课还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收录,供全国师生观摩学习。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为了全面落实生本教学,十九中开发了生本云课堂教学资源库。这一创新举措为十九中师生提供了突破时空限制的教学平台。   在“生本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科教师发现学生当堂所学效果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渐不佳。校领导和科研处经过分析,认为这是符合记忆规律的正常现象。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无法改变规律,但可以顺应规律。基于此,学校决定打造生本云课堂教学资源库,变课堂学习为随时随地学习。   学校要求各学科教师开展同课异构,甄选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全程录像,备份到百度网盘,再上传至十九中的“微站”网络平台,每一节课都生成一个二维码。教导处则根据年级、学科编制二维码目录,分发到各班级。各班级可根据需要在教室点击二维码集体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终端自主扫码学习。经过三年的录制,十九中已经完成391节优秀课堂教学案例的上传,学生累计扫码万余次。  生本云课堂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不仅让学生从温故中发现新知,而且也让授课教师能从教学案例中反思教学,优化教学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从生本云课堂资源库中能够看到自己和其他学生的表现,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学生下一堂课时更加努力完善自己的表现。   蒋文荣校长介绍:“我们现在的生本云课堂教学资源库建设还局限于本校和部分兄弟学校,假以时日,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打造出2.0版、3.0版,争取让我们的生本云课堂教学资源库为全市、全自治区乃至全国的师生服务。”  “生本课堂”探索5年来,学校全面推进、全员参与,课改氛围日益浓厚,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师生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得到了显著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开创了高中办学质量“低进高出”新局面,赢得了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认可。自2016年以来,十九中已经连续5年被评为“桂林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先进学校”;2021年,学校还被成功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立项学校。  教育改革是一件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事,学生们的改变也许很难进行量化或比较。而让校长和教师们欣喜的是,十九中的学生阳光、自信、会交流、懂思考。蒋文荣表示,将继续“生本课堂”探索实践之路,帮助学生实现“乐学、能学、会学”的学习目标。  (记者陈娟 文/摄)

© 版权声明
好牛新坐标
版权声明: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