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却早看出孙策不会对曹操造成威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曹操在与袁绍决战时,消除了周边威胁自己的势力。但是,此时孙策正好在江东崛起,曹操暂时拉近孙策,不让自己两面受敌。但郭嘉早就知道孙策不威胁曹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孙策在江东打下了基础,但民间威望还不够... 知识问答# 典故# 出处# 意思 56年前36
成语乌巢空幕就出自官渡之战,谁要能胜出谁就能完成北方统一 曹操可以在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已经是奇迹了。当时袁绍兵力远胜曹操,但曹操也不慌不忙。因为他有战胜袁绍的秘密计划。这次为大家说的话乌巢空幕来自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之间展开了特殊的死亡格斗,谁能赢谁能完成... 知识问答# 乌巢空幕# 典故# 意思 56年前24
诸葛亮“一出祁山”期间,他派出马稷镇守街亭,但马稷并没有按照 诸葛亮北伐期间,他派出马稷镇守街亭,但马稷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命令行动,最后街亭失守,诸葛亮流泪斩马稷。马稷这次确实辜负了诸葛亮的期望,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诸葛亮本来想让马稷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但马稷任性... 知识问答# 典故# 意思# 等闲视之 56年前54
曹彰口中的“临难不顾”,意为遇到危难也绝不退缩,形容没有私心 曹彰是曹植的哥哥曹丕的弟弟,但他一直不被曹操欣赏,很快就有机会争夺继子,曹彰一直想帮助曹植争夺这个机会,几乎引起了政变。这次向大家介绍的语言临难是曹彰发生的事情。曹彰从小就表现出自己相当将军的理想,在... 知识问答# 临难不顾# 典故# 意思 56年前36
甘宁曾向孙权情愿,带兵偷袭曹军而且保证不损失一兵一卒 甘宁是三国时期东吴旗下的猛将,甘宁的名声不大,与蜀汉将军无法比拟,但甘宁也为孙权立下了很多功劳。无论是面对曹魏还是蜀汉,甘宁都不会显示胆怯的心情,而且遇到强烈的话很强,越战越勇敢。甘宁曾经希望孙子有权... 知识问答# 典故# 出处# 意思 56年前42
刘备早期创业条件,便是刘备的性格特征之一,叫做“喜怒不形于色 司马懿可能是三国时代最能忍受的人,其实刘备比司马懿更能忍受,刘备没有这种耐心就不能建立蜀汉政权。刘备的早期创业条件很辛苦,幸运的是各路贵人一直在帮助刘备,总之成功地逃避了曹操的追击。其实刘备的性格不容... 知识问答# 典故# 出处# 喜怒不形于色 56年前48
刘备进入益州时当得百姓对待刘备的态度,叫做“焚香礼拜” 在三国的历史中,刘备可能是吸引人心的主人公,刘备到处都和那里的人有关系,人们也非常信赖刘备。因此,当时曹操南下,人们要求刘备带他们去,刘备也不负众望,可以抛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人们绝对要救。之后,刘... 知识问答# 典故# 出处# 意思 56年前18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 诸葛亮可以说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历史人物。当然,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对诸葛亮有很多神话。但是,正史上诸葛亮也鞠躬,死后的功臣,他的精神至少值得我们学习。诸葛亮写的《出师表》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过。今天,我... 知识问答# 典故# 并日而食 56年前54
吕蒙口中的“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意为即使三日不见,别人也会有 士别三天刮目相待这个词应该很熟悉。因为教科书和电影剧都经常出现。但是,你不知道士别三天刮目相待这个词背后的典故吗?其实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东吴,吕蒙和鲁肃之间的对话产生了这个金文。其实吕蒙的一生还... 知识问答# 典故#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意思 56年前36
《三国演义》成语“且战且走”,谁知刘备又遭张任大军追击 庞统的死对刘备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据说卧龙、凤雏之一能安定天下,刘备的生命两人都能兼得,但似乎两人不能共存。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庞统的死有同样的记载,庞统死于罗凤坡,真相真的是这样吗?也许不是这样... 知识问答# 且战且走# 典故# 出处 56年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