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对《有口音的标题》的人文解读
这是最后一次投票。
最后的链接是一篇科普文章(东南亚穆斯林的起源)。
对于我国大部分学生来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概是我们人生中唯一直接公平的“跨班方式”。
不管你承认与否,你必须意识到,如果没有高考,将有数以千万计的年轻人要么被困在田间地头,要么日夜站在流水线旁…上升通道会比现在更窄更难。
1977年,党中央做出恢复高考的决议后,第一批考生走进考场1977年,党中央作出恢复高考的决定后,第一批考生走进考场。
是的,也要认识到高考的“缺点”。比如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不同学校教育资源分布的差异,不同家庭学生素质的差异,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话题。
但从更高的角度来看,高考是一种教育制度,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和社会素质的提高,利国利民。总之,高考不取决于出身,也不取决于家境。它为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提供了一条上大学的道路,让你我受益。
不考虑上学成本,高考成本极低,只需要几十块报名费,几支笔,几张纸。
2020年高考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次,因为疫情影响而延迟了一个月2020年高考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次,因为疫情推迟了一个月。
2020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但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走进考场。(我是2018年参加高考的)但是随着我国高考规模越来越大,大学生人数也水涨船高,似乎给社会一种“本科生满街跑”的感觉。真的是这样吗?
不好意思,我说的不是高考,因为没意思。高考就是高考。几千年来,只有一个目标——选择那些能上大学的人。所以我主要说说大学的历史沿革和大学生的困境。
我国大学的历史沿革
高考,说到底是一个机构。
既然它是一种制度,它就必须服务于某种目的。国家没有理由仅仅为了折磨学生而拿高考来糊弄人。这个高考是有用的,因为可以选拔人才,然后送去深造。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高考本身成本很小。可以说,高等教育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马丁库帕,现代手机之父,毕业于伊利诺伊州理工学院,他于1973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民用手机。现代手机之父马丁库珀毕业于伊利诺伊理工学院。他在1973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民用手机。
大学通常是社会中最具创新和活力的地方。有人推测“大学生吃饱了没事干。”那解释为什么意大利大学引领了文艺复兴而法国大学创造了启蒙运动?
意大利博洛尼亚,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大学的地方意大利的博洛尼亚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大学的地方。
1087年,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一出现,高考就应运而生,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接受高等教育,资源有限,只能集中在少数精英手中。
位于英国牛津的牛津大学,是世界排名第四的大学,也是英国乃至欧洲最优秀的大学牛津大学,位于英国牛津,是世界第四大大学,也是英国乃至欧洲最好的大学。
事实证明,大学是很有用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就是最好的例子,几乎可以说影响了现代科学的发展。无数改变人类文明的科技成果在那里诞生。
位于英国剑桥的剑桥大学,是世界排名第七的大学,也是和牛津大学相爱相杀的对手位于英国剑桥的剑桥大学是世界排名第七的大学,也是牛津大学的劲敌。
1810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成立,这是一所很棒的大学。它从制度层面规定了大学的作用和方向。从此,大学成为以科研为主,教学为辅,融合自由学术精神和多元文化视野的机构。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是奠定了现代大学性质的一所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是一所确立了现代大学性质的大学。
另一方面,中国很晚才知道大学的概念。我国的科举制度,出现在隋唐时期,被认为是“中国高考”的鼻祖。其实本质上也差不多。都是为了国家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真的有用。它帮助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者选拔了一批有能力的官僚,而不是依靠贵族英雄的子女。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可以直接跨阶层,享名利,可以为官。
科举制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文化成果之一,出现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至清末科举制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和文化成就之一,它出现在隋唐时期,一直沿用到清末。
难怪古人所谓的“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中有“待得第一回”。
中国古代就有类似大学的机构。唐代出现的翰林院是官方的研究机构。
翰林院,是中国古代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翰林院是中国古代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
但是,科举和翰林院都不是高考,也不是现代大学。我国大学肇始于1895年北洋大学堂,1898年史静大学堂的建立,也是西方影响的结果。
北洋大学堂是清末洋务派的一个杰作,是现如今的天津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堂是清末洋务派的代表作,是天津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大学。
然而,清末的高等教育却不尽如人意。到清末,只有3100多人顺利毕业,但其中不乏像詹天佑这样留美的人才。当然,人数不多。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的社会背景和“三不管”的松散控制,中国大学迎来了一个高潮。当时的中国大学学术自由,思想解放,大师辈出,历史上也有不少名家。
鲁迅先生算是中国大学的一个开拓者,他先后在浙江师范学堂和北大任教,后来供职于教育部鲁迅是中国大学的先驱。先后在浙江师范学校、北京大学任教,后供职于教育部。
如今的“双一流”大学,还要顾及当时大学的声音。
位于南京市的国立中央大学,是民国时期规模最大、设备最好、人员最多的大学,一度是亚洲顶级大学之一位于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是民国时期规模最大、设备最好、人员最多的大学,曾是亚洲顶尖大学之一。
1936年,中国有高等院校108所,学生4万多人,教师7500多人。全年经费400万元(中华民国货币)。
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中国顶尖大学之一,原名史静大学堂。
其实中国的大学起点并不低。先是模仿日本大学,然后直接引进欧美的大学制度。世界一流名校也很多,清华、北大就是最好的例子。
电影《建党伟业》中关于北大辩论的一场戏电影《伟大复兴的开端》中关于北大论战的一个场景。
但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基础不堪入目。政府无能,社会腐败,同时经历过抗日战争,温饱有问题的中国人,根本没有多少知识分子。那时候的高考和大学,基本上都是极少数人的“聚会”。
抗战结束后,民国大学培养了18万多名人才。现在呢?每年有50多万研究生。
1945年8月,重庆庆祝抗战胜利1945年8月,重庆庆祝抗战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大学开始向不同方向发展。建国前夕,民国大学的成就几乎荡然无存。大多数所谓的“大师”离开了中国大陆,许多大学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意味着新中国不得不从零开始创办大学。
早期的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法律研究为主要方向的大学早期的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法学研究为主要方向的大学。
民国时期的大学大多崇尚西方式的自由氛围,而新中国出于工业建设、短期实现国防现代化和苏联援助的考虑,选择了苏联式的高等教育模式。
也就是说,大学是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以技术型人才为主,研究型人才为辅或者根本不服务。(很少有大学保持理论研究教育)
1952年,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新中国对院系进行了重大调整。我们现在的大学模式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即设置专门的院系和专业,按照不同的培养方案培养学生,“以理工科专业为主”。“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为那个时代的口头禅。
苏联专家在中国中国的苏联专家。
当时很多综合性大学被拆成很多小而精的学院,比如国立中央大学。那么,新中国这次调整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培养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支持一五计划。
1953年,大学数量上升到182所,学生人数上升到40多万。为了选拔人才,中央做出指示,“高考”正式出现。1966年高考暂停,1977年恢复,新时代已经到来。
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清华大学的学生走入了教室1977年恢复高考后,清华大学的第一批学生走进了教室。
录取30万人,但报考人数超过570万。那时候论文不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对现代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各领域都急需专业人才,大学也越来越多。1999年,中央做出了“高校扩招”的决定。
从此,大学教育正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2000年有1200多万大学生,2010年有3100万大学生。其中,无数年轻人得到了机会,他们从小城镇起步,或去大城市,或去滨海边疆区。
毛坦厂中学,是一座学生超过万人的超级中学,每年都有上万人参加高考茂昌中学是一所超级中学,有一万多名学生。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参加高考。
为了高考,诞生了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等多所超级中学。我们不能责怪他们,也不能赞美他们,因为总有人需要走这条路。
大学生的困境,到底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又到了最喜欢的数据链了。
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我国在校大学生(含本科、专科、研究生)约4000万人,而每年的高考人数保持在1000万人左右。
2019年,1030万人参加高考,820万人被录取(含本科、专科)。本科率48%左右,一本率只有10%左右,“双一流”率更低,只有37.7万人拿到“船票”。
我国双一流大学分布图(港台澳数据暂缺)全国双一流大学分布图(港澳台数据暂无)
2001年全年,超过1600万人出生。这一代只要能考上本科,不管是初一还是初三,都超过同龄人的75%。本科生是这一代的“理论”精英。
你认为你能再做一次吗?
其实什么“读书无用论”“大学生打工论”其实都是极个别的例子,也就是所谓的“幸存者偏差”。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确实过着超出中国一般生活水平的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
不相信我?马云(毕业于杭师大)、马(毕业于深大)、雷军(毕业于武大)、周(毕业于安交大)、于(毕业于北京大学)、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柳传志(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等都会告诉你大学到底有没有用。
马云在母校杭州师范大学的演讲马云在母校杭州师范大学的演讲
那么,为什么我们普遍会觉得“本科生一文不值”呢?因为中国的市场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太小了。
我们先来看美国大学生。二战后,美国的“婴儿潮”一代催生了美国大学的“大众化”。
二战之后,大量军人归国,加之经济飞速发展,美国社会新生儿数量大幅提升二战后,大量军人回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社会新生儿数量大增。
那时,许多社区学院开始出现。虽然不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老牛,但却为平民子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美国的专家也担心,“大学生太多是不是意味着质量下降”?
但事实证明,美国市场足够大,能够为足够多的人才提供安身立命之所。
美国大学生越多,社会需求越大,创新发展明显增强。2000年,美国社会大学生的就业比例达到25%,但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要低得多。而且大学生和普通人的工资水平从1.48倍增长到1.64倍,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马克扎克伯格,美国脸书创始人,财产高达百亿美元,他虽然辍学了,但那可是哈佛啊美国脸书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拥有数百亿美元的财富。虽然他退学了,但那是哈佛。
这在西方国家很常见,大学生很受欢迎。而且西方国家高学历人才的薪酬水平还在提高,高等人才数量增加,高等人才专业化水平提高。
不要相信盖茨退学和扎克伯格退学的鬼话。首先,你得被哈佛大学录取。
哈佛大学,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之一,也是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大学哈佛大学,世界顶尖大学之一,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大学。
中国的市场在扩大,产业升级方兴未艾。未来会有更多的低端产值、低技术产业消失,被高端复合型、专业化产业取代。谁需要接手?大学生,或者应该说,高等人才。
目前,中国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作为一名大学生,这一点我看得很清楚。我们学的理论和社会实践有时候可能完全不一样。所谓“信书不如无书”。
中国的家长和高中往往把大学教育当成一个简单的入学任务,以为“一旦考上了,就万事大吉了”,但实际上,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才刚刚开始。
中国从骨子里是渴望和尊重知识的,否则也不会有“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
如今,中国大学有12个学科,92个专业,506个具体专业。同时还有师范大学、科技大学、科技大学、综合大学等不同性质的大学,但这些努力显然与当今时代脱节。
土木工程,金融,商业,互联网,师范,中文,等等。大部分高中生完全没有概念。
不然也不会有“如果你学互联网,你会修电脑吗?”。
理科和人文学科大多是“束之高阁”的教科书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实施起来基本都得“从头学起”。这是继承苏式教育的弊端。苏式教育没错,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早已过去。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套“计划经济支撑大学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
苏联教育,重分门别类,而不重综合全面发展在苏联,教育侧重于类别,而不是全面和全面的发展。
文理分科、“重理轻文”的弊端已经显现,中国管理人才的匮乏正在给我们敲响警钟。新高考模式正在试水,这是改革的一大步。
中国人口基数太大(14亿人),导致我们国家虽然有很多本科生,但是从1977年到现在,所有本科生占全国人口不到4%,“双顶”学生甚至不到1%。可以说,中国的人口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之所以“大学生遍地走”,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集中在广州、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媒体当然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比如2020年本科毕业生人数将超过800万,几个城市的市场无法吞下如此庞大的本科生数量。
没有完整的产业升级,怎么会有那么多适合大学生的工作?
上海市上海市
对于一个不需要大学学历的工作,雇佣大学生比非大学生更贵。为什么要雇佣大学生?答案不言而喻。
环顾四周,大部分小城镇甚至农村仍然在渴望大学生的到来。
近年来的“大学生村官”,是一个大学人才反哺农村的好政策近年来,“大学生村官”是大学人才反哺农村的好政策。
美国3亿多人口,高等教育率高达45%,有1亿人接受过本科教育,而加拿大是56%,日本是50%,以色列是49.9%,澳大利亚是43%。这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
上大学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不过不用担心,就像高中政治书上写的那样: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1、IT大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由于本站资源全部来源于网络程序/投稿,故资源量太大无法一一准确核实资源侵权的真实性;
2、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故IT大王可能会误刊发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
3、因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核实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但我们会在发布之前尽最大努力来核实这些信息;
4、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本站删除内容,您均需要提供根据国家版权局发布的示范格式
《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https://itdw.cn/ziliao/sfgs.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填写说明: 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12227/342400.shtml
未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格式通知一律不予处理;请按照此通知格式填写发至本站的邮箱 wl6@163.com